荀攸應道:“是。”
“土地整合千頭萬緒,推進不易,穩妥為重,但話說回來,流民、百姓現已招募到了不少,也不能讓他們都等著。公達,你可以集中力量,把廣陵縣的屯田地塊兒先搞好,一來,可以安置部分流民、百姓,先做些屯田的前期準備,二則,也可給余縣起一個表率楷模的作用。”
屯田如果想出規模,不可能集中在一個縣,因為不可能把一個縣的土地全拿到郡府的手里,所以,這次在廣陵屯田,一如當日在魏郡,還是分區屯田,總共劃出了三個屯田區域。
廣陵的農業經濟條件、人口數目都是南邊比北邊好,所以,這三個屯田區域,兩個在郡南,一個郡北,在郡南的這兩個中,便有一個是定在了郡治廣陵縣。
荀貞讓荀攸先集中整合廣陵縣的屯田地塊兒,是有深意的。
郡治就在廣陵縣,荀貞就在廣陵縣,有荀貞在此,地塊兒整合的進程是會容易、也會快一點。
荀攸應諾。
荀貞對袁綏說道:“卿可去見一見廣陵令,就說是我說的,他務必要全力配合公達。”
袁綏應道:“是。”
現已九月,秋種是來不及了,但只要能在年底前把各片屯田的地都搞好,在春種時把谷稻種上,那么依在魏郡時的經驗,至少明年下半年的軍糧不用愁了。
至若從現在到年底、再從明年開春到夏收這一段時間內的軍糧,荀貞已有了整體的計劃。
首先,他隨行帶來的有一些輜重糧食,而郡府的儲糧雖在荀貞到任前就大多已經上交給了州府,但剩存的也還是有一些的,這兩部分的糧并在一起,除去供開支郡府吏員的俸祿外,夠荀貞的義從和郡兵吃用一段時間。
其次,郡中馬上就要展開全面的秋收了,一些縣現在就已經開始在秋收了,有了這些即將收獲到的秋糧打底,荀貞少繳給陶謙一些,那么即使他大規模地擴了兵,也足夠他用小半年了。
再次,荀貞響應袁紹起兵后,他肯定是不可能待在廣陵、而是要到前線去的,荀貞記得討董的聯軍共有四個屯兵地,一個是袁紹、王匡等所在的河內,一個是曹操、張邈等所在的酸棗,一個是袁術所在的南陽,再一個就是孔伷所在的潁川,荀貞做為“潁川人”,他當然是要去潁川的,豫州富庶,那么到了潁川后,他大可以問豫州借糧,有潁陰相熟士人和樂進等人的幫忙,這糧也一定是能借來的,而糧既然能借來,那便是在軍糧上有所欠缺也都不是問題了。
說完屯田,話題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秋收上。
荀貞問袁綏等人:“郡中秋收在即,各曹準備得如何了?”
秋糧的收獲關系到荀貞的軍糧能否相繼,荀貞這不是第一次詢問秋收之事了,他不但早就令郡府各曹做好秋收準備,也令下到各縣的宣康等人務必要時刻督視各縣,一定要做到“一粒糧”也不能落在田中,同時還要做到任何一個豪強大戶都不能在納糧上少報少交。
——事實上,荀貞早不提、晚不提剿賊之事,而偏在這個時候提起,既是與袁紹將要起兵討董、他急於控制諸縣、以穩定后方有關,也是和即將要展開全面秋收有關,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防止賊寇搶糧。
袁綏答道:“正要稟報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