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說道:“北海雖久受賊害,可素來富庶,郡府怎么只有那么點糧?”
郡兵少可以理解,應是有的戰死了,有的逃掉了,可郡府只有不到萬石之糧,這卻是太少了點。廣陵也遭過黃巾,還被陶謙搜刮過,盡管也缺糧,可荀貞到郡時,郡府的倉庫里卻也不像北海那么窮窘。
荀攸答道:“北海受賊害,郡縣皆亂,或因道阻、或因吏貪,各縣的糧賦不能及時、滿額地運到郡府,所以郡府糧儲寡少。”荀攸頓了頓,又道,“我與長文到劇縣時,孔君剛因各縣糧不能及時、足額送到郡府之故,連殺了五部督郵。”
“連殺了五個督郵?”
“是的。”
荀貞臉上沒有什么變化,心中卻暗嘆道:“賦糧不能足額,其中固有督郵貪污**、督促不利之故,可黃巾久害郡中,有些道路隔絕不通,糧賦難以運到,這也是情有可原,即使要殺,要立威,也不能一下把五個督郵都殺掉啊,……殺掉四個都行,至少留下一個較好的,便不說這五個督郵必都出自北海大族,就不說他們背后的族聲、家勢,只說為政之道,亦該是恩威并施,初到郡中想立威沒錯,可只立威,不樹恩卻是不行,這樣或許能圖得一時暢快,但郡縣吏卻必然駭懼震恐,外有黃巾劇賊,內如再不安穩,莫說擊賊平亂,只怕連自保都難了。”
荀貞早年被一些人視為“酷吏”,他在潁川、趙國、魏郡都有過大起刑獄殺伐的事,可殺人不是目的,把事情辦好才是目的,只顧立威、只圖爽快,這是不行的,尤其是在外有劇患的情況下,一個剛到任、還沒有摸清地方虛實的長吏,更不能一味地以殺戮開道。
荀貞的臉上沒什么變化,戲志才臉上卻露出了不以為然之色,顯也是對孔融的軍政措施并不贊同,——近些年來隨著閱歷、見聞的增長,戲志才昔年的脾性在表面上看來似得到了改變,但本質上其實依舊驕傲,現下堂上左右俱是自己人,不必刻意深沉,所以他卻是毫不遮掩。
荀貞心知,原本歷史上發生過的孔融被圍之事看來仍然是會發生了。
他心道:“也罷,這樣也好,對孔文舉雖不利,對我卻有利處。”
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荀貞現下雖尚未起兵討董,可經過日夜的思酌、謀劃,他不但已經計劃好了怎么才能從討董中為自己謀取到最大的利益,而且對將來爭奪徐州一事也有了一定的腹案。
爭奪徐州的腹案中,“孔融被管亥圍困、不得不外出求援”這件事本就在他的考慮中,是其中的一環。
原本的歷史上,孔融是派太史慈去找劉備求援,如今劉備在荀貞的手下,孔融找不了他了,而荀貞現在廣陵,離北海不是很遠,中間只隔了兩個多郡,且荀貞本人又和孔融是舊識,荀爽和孔融更曾為同僚,那么當孔融被圍后,他就極有可能會改而派人來找荀貞求援了。
只要他來求援,荀貞就可趁機向陶謙借道,出廣陵,北經東海、瑯琊,進入北海。
到那時,就可視形勢而決定:如陶謙不允,那便有了借口,可以先搞定陶謙;而如果陶謙允許,也沒關系,或可以假道滅虢,又或是可以先救下孔融,再隨便找個借口,以救孔融之兵由北向南、自帶廣陵之兵由南向北,南北夾擊,攻擊東海、瑯琊,一樣可以開戰。
而如果孔融不來求援,也不要緊,有了和孔融的交情在,荀貞大可以主動去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