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曹操的這個逃亡經過,虛實并用,膽大心細,竟是以重傷之身而把平河亭長玩弄於指掌間,整個逃脫經過無驚無險,順利平安,真不愧是名傳后世的一代人杰。
曹操在信中說完他逃亡的經過,又說他的傷勢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并說雖然此前在豫州招募的兵卒叛變了他,可他的族中兄弟如曹洪、曹仁等人,要么出錢資助,要么領眾來從,又有夏侯淳、夏侯淵等來相從,又有鄉人丁斐等各自來投,如今卻已是重振旗鼓。
盡管經過了一場叛亂,盡管知道是黃琬搗的鬼,盡管差點因此身死,可曹操在信中并無半句牢騷辱罵之言,亦無半句氣餒之辭,反而充滿了昂然向上的積極。
在信末,他寫道:他變賣了家財,不日就會帶著投到他帳下的這些人和兵卒去陳留,等到了陳留后他會繼續召兵,預備起事。
戲志才等人在座,荀貞把曹操的信傳給他們看,他們看完后也各稱奇。
戲志才由衷贊道:“聞明公日前云:曹操如亡,天下英雄氣將失五斗。曹操固為豪杰,可我本以為明公此語未免夸大,而今觀之,還是明公了解曹操,亂中急智脫困,敗而志氣不餒,此君真非常人也!”
確定了曹操未死,荀貞心情放松,為他逃亡的經過喝彩過后,卻又一股微妙的情緒浮上心頭。
他心道:“孟德未死,我固是不必再為天下傷憂,可孟德不死,我卻就得為我自己擔憂了啊!”
荀貞對曹操的生死,說來也是矛盾。
風聞曹**時,為天下計,他震驚傷憂。
可而今確定了曹操未死,那么思及自家將來的事業,卻又未免會有點不安,以曹操之能,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個人必是自己最強勁的敵人。
荀貞想到了一個詞:惺惺相惜。
這種微妙的情緒也許可算是“惺惺相惜”的一種罷。
在這種微妙的情緒下,荀貞提筆給曹操寫了封回信,寫道:“驚聞卿死,風雨如晦,今知卿生,桃之夭夭。大事將舉,卿務珍重,仆翹首以待,盼能早與卿馳騁并進,飲馬洛水。”
以詩經的兩句詩分別形容聞得曹**、生時的不同心情,言雖簡,情自深。
寫完這封信,荀貞把那天寫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十四字附在了信后,并寫了一段簡短的說明:“聞卿死時,神魂如失,非徒傷卿,更為天下,以為天下英雄氣從此將少五斗矣,傷由心發,遂得此二句。幸卿未死,今再觀之,雖只七言二句,似亦足壯萬里之志,與卿一并寄去,愿與卿相約:天下一日不安,卿與我一日不死。”
寫就封好,叫堂外當值的趙云進來,令即刻遣人給曹操送去。
移動閱讀請訪問:品文吧-精選好看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