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邊就是到了這支董軍的背后了,一旦到這支董軍的背后,那便是前有此支董軍阻擋,后有伊闕諸關的董軍主力為威脅,此乃是自陷死地,萬一前邊的敵營未克,后邊董軍的主力襲到,非得大敗不可,比“背水而戰”還更不可取。
故而,綜合來說,出戰此支董軍的戰場就只能選在東面。
孫堅等人無有異議。
荀貞當下說道:“既諸君皆贊同我意,那明天休整一天,后天一早我等便繞注城直取董大營。”
孫堅諸人皆齊聲應諾。
送走了孫堅等,荀貞叫荀成、許仲等本部的諸將留下。
他先召荀成近前,叮囑他說道:“伊闕諸關距陽人聚、廣成聚的董營不過百里之遠,騎兵一日可至,縱緩,兩日亦可至,關中守將胡軫久從董卓征戰,雖非天下名將,亦可稱得上一個‘良’字,昔於冀州討黃巾,董軍涼騎的驍悍勇敢是你我所親見,今我與文臺、文謙出戰,需得防胡軫遣騎出關來援,你與謝、丁二校尉統兵於后,不可只是觀戰,亦需做好戰斗準備,一旦胡軫遣騎來援,你需得迎面截之,萬不可使其沖我與文臺、文謙的兵陣。”
荀成凜然應諾。
伊闕諸關離陽人聚、廣成聚的董營只有百十里地,雖然現在他們還不知道荀貞、孫堅等決定既不攻梁縣、也不攻注城,而是要直接進攻陽人聚、廣成聚的董營,可一旦等到戰事開始,坐鎮此諸關中的胡軫卻必能很快得到訊息,他如遣騎來救,確如荀貞所說,至多兩天可到。
胡軫如果派出援兵,兩天就可以到達,而因為董軍精銳的緣故,荀貞現下卻尚不能確定他需要多久才能把陽人聚、廣成聚的董營給攻敗,如果能在兩天內,甚或是在一天內就能將之攻敗,那當然是最好,可如果不能,就需得把胡軫可能會派來的援兵給考慮進去了。
荀貞又道:“梁縣、注城附近的山谷中頗有蠻人居,今我與董營將戰,這山谷中的蠻人亦不可不防,仲仁,你不但要戒備胡軫可能會派來的援騎,也要戒備戰場左近山谷中的蠻人。”
伊闕以南多大山長谷,早在先秦時,這里的山谷中就多有蠻人聚居,直到現在也仍還有不少野人出沒,甚至在原本的歷史中,直到三國魏時,魏國還曾專門在注城西北百里外的6渾城中置了一個防蠻都督,所防的,就是周圍山谷中的那些蠻人、野人。
荀貞等將要與陽人聚、廣成聚的董營大戰,從常理而言之,這敵我萬余精兵的鏖戰,那山谷中的蠻人必是不敢來摻和的,可戰勝則罷,萬一落敗,這蠻人見到機會卻說不定會趁火打劫,襲擊敗軍,所以,不止伊闕諸關中的董軍,這山谷中的蠻人也需要防備。
荀成應諾。
荀貞又道:“董兵精悍,我與之戰,勝敗兩可間,如我敗,仲仁,你不需來救我,看好后路即可,是我可從容后撤即可。”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