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人聚、廣成聚董營的領軍主將是胡軫帳下的一個校尉,名叫何機,亦是涼州人,與胡軫乃是同郡,早年從胡軫共投到了董卓麾下,勇悍敢戰,數先登,歷戰頗有功,因得以被胡軫親,被派到了此處把守伊闕、廣成諸關的東南前沿陣地。+++..
董卓到洛陽,掌握住了朝權后封賞帳下諸將,各給升官加爵,分授中郎將、校尉,何機因為此前多有戰功,也在被封賞之列,被董卓表為了校尉,原本號為“振武”,今次山東諸侯起兵,為壯本部聲勢,宣以正朔之名,董卓又給他改了一個校尉號,而今名為“討逆”。
荀貞記得在原本的歷史上,孫策好像做過“討逆將軍”,天下戰亂,諸侯紛爭,皆欲以“大義”為號,可到底誰才是“正”、誰又才是“逆”,卻也是難以清了。
荀貞、孫堅等部在注城東駐營,當日商議完進軍的方略,次日休整了一天,然后在第三天一早全軍開拔,除留下劉秉統三千人看梁縣、程普統兩千人看注城外,余下三萬多步騎悉數進軍至了陽人聚、廣成聚中間的董軍營外。
在營外十五里處,荀貞傳下軍令,命各部暫停,遣了哨騎去董營外再探。
由此地至董營,來回三十里地,哨騎快馬疾馳,未及一個時辰便折轉回來,向荀貞回報。
“稟將軍,董營聞我軍繞過注城、忽至營前,營中頓亂。”
“董軍可有出戰之意?”
“我等遠遠在營外聞得營中鼓聲大作,料應是董將在召將聚兵,不過董營的轅門緊閉,卻似無出兵之意。”
荀貞轉對身邊的孫堅道:“看來志才、奉孝所料不差,這董兵敗了一陣,確是收起了驕縱之心,一改前態,現下卻是變得膽怯懼戰了。”
如非懼戰,以董兵的驕傲勇銳,一聽荀貞到了,怕還不立刻就出營逆襲?而今卻是緊閉轅門,分明就是膽怯不敢戰了。
孫堅道:“我聞董將何機在董卓帳下亦頗有勇名,號為敢戰,今觀其舉,先驕后怯,卻非良將。”
就像荀貞叮囑荀成的那句話一樣,為將者其慎有五,第四為戒,應是勝不驕,敗不餒,而
何機先是驕縱,派了千騎長驅直入,竟招搖過市地到潁川郡內去挑釁荀貞,戰敗之后,又一下變得膽怯畏懼,縱是荀貞已殺到營前,卻仍閉門不敢出戰,舉置失據,的確難稱良將。
荀貞道:“昔於冀州從皇甫公討黃巾,我在董卓軍中見過胡軫、徐榮諸將,但對此人卻是沒甚印象,不過也曾聽,此人確是以勇武出眾,……,文臺,涼州多驍士,將勇兵悍,今他雖先驕后怯,非為良將之材,你我卻也不可覷之也。”
荀貞從皇甫嵩討黃巾時,何機才只是董卓帳下的一個曲軍候,以荀貞那時獨領一軍、為皇甫嵩所重用的地位,當然不可能認識他,不過在偶爾與徐榮等閑聊時,講起各自軍中的勇士,卻也的確是從徐榮等那里聽到過何機的名字,知道他在董卓軍中也算是一個出眾的猛士了。
孫堅心道:“貞之諸般皆好,就是有時太過謹慎。”笑對荀貞道,“卿言固然甚是,不過以我看來,這等無用之將也不值得太過重視,待交戰時,卿且看我如何取他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