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番殲滅那千許董騎的一戰,好幾人都立了功勞,劉鄧不用,張飛也立了功勞,劉備、關羽卻無甚功,這回關東群雄討董,聲勢浩大,眼看建功立業就在眼前,劉備此時的心情和孫堅相仿,也是急切求戰,渴望早能與敵展開戰斗。
這時聽了關羽的話,他心為之動,卻猶豫道:“叫我兩人帶三百精卒前去挑戰,這是君侯的將令。君侯素軍紀森嚴,你我二人如擅改軍令,恐是不妥。”
“這怎是擅改軍令?君侯是叫我兩人去董營外挑戰,帶多少兵卒并不重要。”
“……你的也有道理,那好,就按你的來辦。”
劉備、關羽拿了荀貞的軍令,從軍中選了七八個身形瘦的,前去董營外。
荀貞正在指揮各曲、各屯列陣,忽得適才去給劉備、關羽傳令的軍士來報,是劉備、關羽只帶了七八人去董營挑戰,頓時吃驚,初時以為是軍士傳錯了自家的軍令,隨即想道:“我軍令清楚,他定不致傳錯,此必是玄德、云長求功心切,故擅改我令,只帶了數人前去挑戰。”
他問道:“玄德、云長去了多久了?”
“去了有兩刻多鐘。”
荀貞本部五千人,本來排開后就占地甚廣,加上正在列陣,不能直來直去,這軍士回來時繞來繞去的,又耽擱了一些時間,卻是用了兩刻多鐘才得以回來荀貞面前復命。
已經去了兩刻多鐘,此時追之已是來不及,荀貞無奈,只得喚來候在左近的文聘來,令道,“董軍雖怯戰不敢出,而其將亦頗有勇悍之名,玄德、云長只帶了數人前去挑戰,或會有失,你速三百精卒,往為他二人之后援。”
荀貞之前定文武之制,文聘雖是久從於他,乃是“元老”一級了,可一則因其年歲稍輕,今年才二十出頭,二來也是因荀貞對他有厚望,想把他帶在身邊再“耳提面命”地鍛煉他一段時間,因而并未給他“校尉”之職,沒讓他獨領一部,而只是任為了一個中軍的曲軍候。
叫文聘去追劉、關,倒不僅是因為擔心劉、關的安全,更主要的是,和不派高素去一樣的原因,荀貞擔心劉、關失陷,如他兩人挑戰不成反而戰死,必將會大傷三軍士氣。
文聘得令,即了三百精卒,去追劉備、關羽。
荀貞看著他帶兵出陣,遙見很快就要追上了劉、關,這才放下了心。
約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布陣完畢。
剛把陣型布好,文聘領兵歸來,荀貞往他身后看去,卻是不見劉備、關羽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