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到進兵的時候,得到消息的軍中諸將就紛紛來找荀貞請戰。↗r/>
來請戰的不但有姚頒、凌操、甘寧、潘璋等新投的諸人,包括許仲、荀成、辛璦、樂進等人也都紛紛請為先鋒。
士氣可用,荀貞甚是欣慰。
從年初到現在,雖是用兵不斷,可戰場大多是在潁川境外,所以今年潁川郡的收成還是很不錯的,七八月份,秋糧收畢,荀貞、孫堅開始商議進兵事。
商議的地點沒在郡府,而是在孫堅的營中。
孫堅先帶著荀貞等人來到他營中的校練場上,正有數部孫兵在演練陣型,帶隊的是一員小將,年歲不大,和祖茂、韓當這些武夫不同,這個年輕人雖披甲帶劍,亦英氣勃勃,然內在里卻自有一股儒氣,當是個文武雙全的。荀貞認得此人,知他是孫堅的外甥徐緄。
孫堅與徐緄的父親徐真親善,遂以妹許配徐真,生子徐緄。徐緄年少時,因為孫堅的關系,出仕州郡為吏,孫堅此次起兵討董,徐緄遂棄吏職,從軍來到了潁川。
這回跟著孫堅來潁川的孫營諸將里,孫堅的親族著實不少,如他的妻弟吳景、他的從子孫賁、他的族子孫河,還有這個外甥徐緄,等等,這些親族足足占了他軍中諸將的一半江山。
亂世之際,帶兵攻伐,在用人任將上,不管是誰,肯定首先都是會用自己信得過人,所以孫堅這樣用人,實也是無可厚非。
事實上,荀貞也是如此。荀貞軍中,帶兵打仗的諸將里,他的族人、親族固是不多,稱得上得用的只有荀成、辛璦兩人,可那不是因為他不想用他的親族來當將校,而是因為荀氏非為將門,是個儒門,大多的族人從小都是讀儒經長大的,最多再學個射、御,對軍事不懂,所以沒法用,但荀貞在軍中文職上卻是重用親族,如荀攸、荀彧、陳群,皆是如此,以及還有好多其他陸續投到他軍中的荀氏、陳氏等親族族人,分都量才給用,各任以合適的職位,這也即是所謂之術業有專攻了,帶兵打仗上不行,謀略、政務上,荀氏、陳氏等儒門士族卻多好手,至於軍事上,荀貞雖是求才如渴,不但積極募用厚待名留后世的那些名將,同時也在軍中拔擢任命可用之人,可說到底,真正掌握兵權的中堅力量卻還是那幾個人,許仲、荀成、江禽、陳褒、辛璦等等了,這些人要么是他的親族,要么是他在西鄉時的舊人。
所以說,雖然看著荀貞軍中掌兵的親族不多,可實際上,他的用人和孫堅是差不多的,——也不止他和孫堅了,如袁紹、袁術、曹操等人,在用人上也都是如此。前世的三國,群雄里,唯一一個不用親族的只有劉備,那是因為劉備沒有辦法,他不是士族冠姓出身,沒甚么可用的族人,故而只能重用外姓,也所以,在前世三國中,群雄中唯劉備以義聞名,他手上沒甚么得用的族人,再不以“義”來籠絡手下,恐怕他連部隊的忠誠都保證不了了,遑論爭戰。
卻說徐緄在場上操演兵卒,孫堅帶著荀貞等人在外觀之。
場上數千兵卒鎧甲精械,聞令而動,進退趨守,喊殺震地,煙塵漫布,著實威武雄壯。
孫堅撫著肚子,笑吟吟問荀貞:“貞之,觀吾部卒如何?”
“前時你我兩軍野練對陣,當時我突接到司空薨的消息,未能親至場觀看,但我聞之,那日野練,卿軍中帶兵的諸將里好像就有徐緄吧?”
“正是。”
“我后來聽君卿、志才對我說:孫侯家數俊,徐緄為其一。”
“哈哈,哈哈。”
“今見他演練部眾,旗令嚴明,數千步卒進退如一,將果可稱之俊將,兵亦足為雄兵。”說到這里,荀貞故意嘆了口氣。
孫堅果然問道:“貞之,緣何嘆息?”
“惜我無此良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