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軫營中。
胡軫兀自羞憤難平,他在帳中轉來轉去,恨聲說道:“我乃涼州大人,今卻被并州子所辱!”
“涼州大人”云云,“大人”者,相對“小人”,意為尊貴之人,胡軫這話的意思是在說他家聲顯赫,族為涼州之地的世家豪右。
他左右有人說道:“將軍如欲報此辱,卻也簡單。”
“如何簡單?”
胡軫雖放言要斬“一二青綬”,可那只是氣話,他雖是此戰的“大都護”,位在呂布、徐榮之上,有督其二人之權,但呂布、徐榮兩個,一個是董卓倚重的并州軍渠首,一個是早就投到董卓帳下、戰功赫赫、亦深得董卓重用的猛將,他卻是斷難擅殺之的,所以要想報復呂布、徐榮,實也不易。以呂布、徐榮之勇,說不定再被他倆在這一場戰爭中得些大的戰功,那就更能報復了,不但不能報復,反而是胡軫自討其辱,事情傳開,他必為董卓軍中所笑。
因而一聽左右這人說“卻也簡單”,他就急切地詢問如何簡單。
他左右這人說道:“將軍軍令已下,明日將擊黃蓋、孫賁。吾料荀貞、孫堅必不會坐視之,定會去援,既如此,將軍明日何不佯攻?”
“佯攻?”
胡軫立刻明白了這人的意思。
這人的意思是在說:明天進攻黃蓋、孫賁的時候,胡軫不要出力,讓呂布、徐榮被荀貞、孫堅夾攻,這不就出氣了么?
胡軫猶豫說道:“荀貞、孫堅皆知兵者也,他兩部人馬又多,合計五萬余眾,兵多將勇,我如佯攻,呂布、徐榮恐敗。”
“就是只有他兩人敗了,將軍才能出氣啊!”
胡軫還是知道事情輕重的,他說道:“我受相國之命來援太谷,倘我坐視呂布、徐榮大敗,便是斷我一臂,萬一救關之事因此而有失?”
“我有一計,可使將軍既出了氣,又能保太谷不失。”
“噢?何計也?”
“明日擊黃蓋、孫賁,將軍可先佯攻之,待荀貞、孫堅來援,等他倆與徐榮、呂布接戰,將軍便提精卒,急出營,往擊荀、孫之營,亂其營,破其后陣,如此,定能大勝。這樣一來,將軍不但能出了這口惡氣,讓并州子嘗嘗苦頭,也還能趁機擊破荀貞、孫堅,解了太谷之圍,而且相國聞之,必然大喜,這升爵加賞最后也肯定是跑不了的。”
胡軫大喜,說道:“真好計也!”
呂布、徐榮驍悍,便是荀貞、孫堅夾攻之,一時他倆也不會落敗,而只要有了這個時間差,胡軫就完全可以提兵急襲,壞荀貞、孫堅之營,再擊其后陣,當其時也,前有呂布、徐榮,后有胡軫,而自家營地已失,荀貞、孫堅弄不好還真就一敗涂地,大潰而逃。
議定此計,胡軫也不給徐榮、呂布打招呼,便就按此調兵遣將,又遣人去窺荀貞、孫堅之營,只待明日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