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荀貞去找孫堅,把自己的想法告與孫堅,孫堅非常贊同。
於是,兩人各勒部屬,連著兩天沒有出營挑戰。
董兵營里,胡軫、呂布、徐榮連著兩天不見荀貞、孫堅出戰,又聞風聲說:前日一戰,荀、孫部曲傷亡甚重,荀、孫已遣人歸潁川,調留守在潁川的部隊立即來援。
不管荀、孫調潁川部曲來援的風聲是真是假,按常理計,大勝過一場后,荀、孫應是再接再厲的,而他兩人現下卻按兵不出,如此看來,至少“荀、孫部曲傷亡甚重”之說應是不假。
就如荀貞等人的預料,外部的壓力一小,胡軫、呂布、徐榮三人內部的矛盾的就暴露出來了。
從荀、孫按兵不動第一天算起,僅只過了三天,到得第三天傍晚,便有一消息被斥候探出。
卻是:呂布驕恣,胡軫為維護權威,數次當著將士的面辱罵他,并再次放言要斬一青綬,當徐榮出來勸架的時候,胡軫又當眾指責徐榮與荀貞暗通,所以才在自己受擊時不肯來援。
消息傳到時,荀貞、孫堅正在一起下棋,兩人相對一笑。
孫堅說道:“董卓匹夫,無用人之明!設如我是董卓,此戰必不遣呂布。”
荀貞倒是理解董卓。
他笑道:“山東盡起,舉目皆敵,董卓也是捉襟見肘,故不得不遣呂布耳。”
董卓手底下的兵馬雖然不少,可都是拼湊起來的,如何進、何苗的舊部,如西園的那八個校尉部,又如洛陽的北軍,這些部隊都不是很能戰,唯二能戰的,一個是他的本部涼州兵,再一個便是原本丁原帳下的并州兵,荀貞、孫堅皆有善戰之名,董卓為抵御他倆的攻勢,肯定是不會調那些不能戰、忠誠度也不是特別能保證的部隊來馳援太谷的,那么他就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派他的本部,要么派并州兵。
他的本部是有限的,討董的聯軍雖然散了,可袁紹還在冀州,不斷招兵買馬,虎視眈眈,那么他肯定就不敢派出太多的本部來迎擊荀貞和孫堅,因為畢竟袁紹才是他的頭號大敵。
如此這般,董卓也就只能選擇派一部分本部的涼州兵來,再加上一部分并州兵。
呂布和胡軫盡管“不和”,可呂布對董卓的忠心,董卓卻是認為完全沒有一點問題的,再加上呂布敢戰,麾下驍悍,只從這么個表面看來,他確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荀貞和孫堅的這盤棋已是下過中局,孫堅處於下風,他看了兩眼棋盤,覺得翻局無望,遂做出慷慨豪邁的姿態,伸手拂亂棋盤,站起身來,按劍說道:“胡軫數當眾辱呂布,又當眾斥罵徐榮,董兵此時定軍心已亂!貞之,你我的進擊之時到了。明日便出兵如何?”
荀貞措不及手,竟是眼睜睜看著孫堅把棋盤給弄亂,他低頭看看亂了的棋盤,又抬眼看看故作慨然之姿、昂首挺胸、一眼也不往棋盤上落的孫堅,失笑說道:“一局棋罷了!文臺,何至於此啊!”
孫堅見被荀貞戳穿了他的小心思,老臉一紅,收起慨然之姿,撓了撓頭,尷尬笑道:“何止一局棋,已連輸給你兩局了!”
“棋之道,小道而已,沙場爭雄,才是正道。明日進擊,先擊之位還讓給你就是。”
孫堅大喜,說道:“好!”i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