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便是此前潁川郡的五官掾張仲,此人雖無軍政實才,然為人清直,深得荀貞所敬。
郭俊答道:“張公年邁,不愿遠行,故未來也。”
荀貞未免遺憾,和郭俊、杜佑略聊兩句,轉看向剩下的士人,其中多是潁川人,亦有幾個荀氏的子弟,分別見過。
卻有一人,荀貞不認識,遂問道:“敢問足下尊姓高名?”
杜襲在邊兒上給荀貞介紹,說道:“此襲之友也,沛國相縣人,姓劉諱馥,能略高深,遠勝於襲。來徐州的路上,路經相縣,是以襲自作主張,邀了劉君同來。”
荀貞沒聽過劉馥的名字,但既能與杜襲交好,必有實才,當下親熱見禮。
除了這些士人外,隨行同至的還有戲志才、荀彧、荀攸等人的家眷,包括荀彧、荀攸的兒子。
荀彧的兒子荀惲今年五歲,荀攸之子荀緝年紀大點,今年十六。
荀貞命人把荀惲、荀緝帶過來,見荀惲齒白唇紅,天真可愛,荀緝眉清目秀,落落大方,笑對荀彧說道:“阿惲這一來,季夏和阿左就有玩伴了。”又對荀攸說道,“卿子有父風。”
荀貞此次遣使去邀的潁川士人大多應辟來至,卻也沒有應召的。
比如胡昭,討董之際,此人去了冀州,為袁紹征辟,辭不受,又回到了潁川,這次又拒絕了荀貞的召辟;再比如郡中郭氏、賈氏,包括潁陰劉氏等幾個名族家的欲辟之人,也都沒來。
人各有志,不可能每個想要召的人都能召到,此亦不必強求。
與諸士俱皆見過,荀貞請他們入城。
回到府中,荀貞吩咐小吏請來張昭、張纮等本州名士,聚坐一堂,互道名字,認識之后,或各道鄉賢,或講說路聞,或議論時局,或談經論典,敘談甚歡。
當晚,荀貞設宴,給諸士接風洗塵。
次日,讓諸士休養了一天。
到得第三天,荀貞傳檄州中,連下辟書。
辟荀悅為州待事從事。“待事”者,不以俗務勞之,冠以此名,乃是特示以禮敬尊崇。
辟郭俊、杜佑、杜襲、荀祈、趙儼、劉馥、辛韜為州督軍從事,分掌各郡國的決曹、賊曹、田曹、市掾、倉曹、尉曹和工曹事。
辟李宣為州典學從事,使掌各郡國的郡縣學校,令州勸學從事羊琮為其輔。
辟荀愔為州儒林從事,任在敦厚徐州風化。
繁欽擅長文辭,被辟為州文學從事,責在弘揚徐州文名,并輔陳儀掌州府和幕府的文辭諸事。
又辟與荀悅等齊來的荀氏子弟中善算學的一人,名叫荀熙的為幕府少府掾,掌荀貞的私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