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笑道:“本來咱們是在商議兗州的軍務,怎么說到水師、海貿上了?”
徐卓和張昭也笑了起來。
荀貞說道:“張公、元直,對此二事,你兩位還有什么要補充的么?”
張昭、徐卓兩人皆道:“沒什么補充的了。”
“那就按此施行罷。”
兩人應道:“諾。”
徐卓問道:“既然兗州那邊目前看來不需要主公親至,不知主公準備何時回州府?”
荀貞沉吟說道:“再等幾天吧,等玄德到了,我再回州府。”
於是,荀貞親提筆寫檄,先給許仲、戲志才下軍令,命他兩人立刻著手在任城縣外選擇兩個合適的地點筑造據點,又令江鵠做好進駐東平的準備,之后,給徐榮、劉備各寫了一道軍令,命徐榮調陳褒來合鄉,命劉備帶本部兵馬千人亦來合鄉,接著,又給荀成下了一道軍令,命他盡快把對泰山兵的整編完成,然后調昌豨、孫康部來合鄉。
幾道軍檄寫就,荀貞交給徐卓,叫他遣人分別送出。
辦完了這幾件軍務,荀貞與張昭閑聊,提及他的兒子張承,笑道:“公子雖少,極有公風,自入我幕府,虛心好學,并且給我推薦了好幾個少年英才。公家此子,雛鳳清於老鳳聲也。”
張承現為幕府舍人,年方十五,到了幕府之后,先后給荀貞舉薦了同郡人嚴畯等好幾個與他年歲相仿或比他稍微大點的年輕人,荀貞專門抽時間,試了一試他舉薦的這些人的才干,沒有濫竽充數的,都各有才華,其中又以嚴畯最為優異,荀貞已將此子一樣地辟為舍人了。
張昭說道:“犬子頑劣,何敢當明公此譽?”
“我可不是說假話,公家子確是品學兼優,惜乎年歲稍輕,現在還沒有辦法大用他。……他給我舉薦的幾個少年英才里邊,我最喜嚴畯。張公,兗州有名薛悌者,年方弱冠,已為州從事,我意對嚴畯加以拔擢,使兗州不能專美於前,公意何如?”
張昭說道:“嚴畯此子,我亦知之,生性好學,性情純厚,假以時日,或成大器,只是現下到底年少,尚不堪用。”
嚴畯比張承大三歲,今年十八了,雖未加冠,但對年少早達者來說,這個年齡已不算小了,就比如那兗州的州從事薛悌,今年不過二十來歲,就已是一州的從事。
“堪不堪用,總得試過才知。張公,你說是不是?”
“欲速不達,反或有害。以昭之見,還是再讓他多學幾年吧。”
荀貞笑指徐卓,問道:“公覺元直如何?”
“英俊之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