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說道:“公所言之高雅可是高子望么?”
陶謙兵敗后,經過整編,他的部曲大多被裁撤掉了,或放之還鄉,或轉為屯田,但也有一些尤其精銳的部隊被保留了下來,分撥給許仲、荀成、徐榮、趙云等各部統帶,這些部隊中的軍官也跟著一起被保留了下來,荀貞特地召見過其中幾個較為出色的,記得有一人就叫高雅。¥f小說,
張昭答道:“正是此人。”
“我記得他是瑯琊人?”
“不錯,他是瑯琊縣人。”
瑯琊、海曲是瑯琊國臨海的兩個縣,高雅既然家在瑯琊縣,通水性、曉水戰也就不足以奇了。
荀貞回憶了一下,想起了高雅的履歷。
此人非是右姓豪族的出身,而是單家寒士,少而沈毅,有膽勇,陶謙在徐,聞其名,遂把他召入軍中。荀貞起兵北上擊陶謙時,此人已憑軍功在陶謙的軍中獲遷至都尉職,領兵三百,后來,荀貞整編陶謙的部隊,其部因為紀律嚴明,猛勇敢戰而得以被整編制地給保留了下來,又后來,被劃撥給了荀成統帶。前些時,荀成平定鹽豪之亂,因作戰的主力是泰山兵,故而高雅沒能立功,然在荀成上報幕府的閥閱簿中,他卻也以“令行禁止”的原因而得被記小功。
荀貞說道:“我見過此人,只是不知他尚通曉水戰。”
“此人祖上曾有人為舟將,他也算是家傳此術了。”
荀貞笑道:“張公所薦,必無錯也。”又問道,“甘沈何人也?”
“此人東海朐縣人,字從真,性果毅,少仕縣中。朐縣接海,多海賊,他督縣吏卒及家兵數與海賊戰,有功,為郡所知,辟為吏。現於東海郡中任職。”
一聽甘沈的履歷,荀貞即知,此人所姓之“甘”定是朐縣的大姓之家,能夠“少仕縣中”的,也許不一定都是豪強大姓家的子弟,但能有“家兵”的,必是豪姓無疑。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能在與海賊的交戰中數有功,此人可試用之。”吩咐袁綏和荀彧,“傳檄瑯琊、東海,召此二人來州府,我要面見之。”高雅在荀成軍中,屬幕府體系,甘沈在東海郡府,屬州府體系,故此需袁綏、荀彧分別給之下文傳令。
袁綏、荀彧應諾。
荀貞對堂上諸人說道:“我意籌建舟師,一則抵御海賊,二來可通海貿。卿等如有良材,可舉薦給我。”
籌建舟師是件大事,堂上眾人里邊,有的已從張昭等處得知此事,有的是頭次聽說。
頭次聽說的人中,有幾個離席起身,諫阻荀貞。
有人說道:“海內戰亂,方今州內初平,百廢待興,民力近竭,愚以為當以休養百姓為重,至若舟師,實非緊要。”
有人說道:“雖有海賊,令沿海諸縣嚴加防備就是,為此而專門籌建舟師,竊以為得不償失。”
此前從張昭等處聽說過此事的,一直沒有對荀貞發表意見的機會,這時也有人起身諫言,說道:“籌建舟師,耗資必大,又費民力,有此財、力,何不用之民生?”
反對的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