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等他們一一說完,笑問袁綏、荀彧,說道:“卿二人以為舟師應不應建?”
袁綏說道:“青州黃巾勢眾,或會入侵我州,舟師如成,則待其來犯日,可浮海擊其后,是我軍多了一臂,將大有利也。”
荀彧說道:“籌建舟師,固耗財、力,而等舟師建成,北至幽、青,南達揚、交,通商買賣,料所獲利必將遠大於所耗。”
荀貞又問張昭、張纮等州府的大吏們,問道:“公等以為呢?”
張昭、張纮等俱道:“長史、軍師所言甚是。”
袁綏是幕府長史,荀彧現為軍師校尉。
荀貞笑對反對的那些人,說道:“卿等秉忠直言,我甚歡喜,然卿等所言之數條,固皆有理,可如較之遠見,卻不如治中、祭酒諸公;亦不如長史、軍師也。”拍板說道,“此事就此定下,卿等不需再多言了。”對袁綏說道,“子遠,籌建舟師事關多個方面,非卿主掌不可。”
舟師是武裝部隊,自然屬幕府管轄,所以,荀貞決定把籌建舟師這件事交給袁綏主抓,——高雅、甘沈兩人資歷不足、地位不高,是擔負不起主抓的責任的,至多可以做個從屬。
袁綏應道:“諾。”
荀貞又說道:“等高雅、甘沈到了州府,我面見之后,此二人可為卿之佐屬。”
“諾。”
“卿為幕府長史,軍務繁多,籌建舟師之事雖然重要,卻也不可因此而荒疏了日常的諸務,蒲觀水長於將作,可為卿之副貳,魯子敬、劉子揚生長淮泗間,知道水性,熟悉地方,可為卿之佐助,以德此次從志才入兗,參贊軍機,諸事辦得皆不錯,亦可聽卿差遣。”
籌建舟師,有兩大要點,首先是戰船,其次是士兵。
蒲滬在將作這一塊兒有經驗,可以當袁綏的副手,主管戰船的建造。魯肅、劉曄家在淮泗間,通曉水性,并且兩人皆好結交,熟悉地方上的人物,兵卒、軍官的招募可由他兩人負責。
“以德”是荀導的字,荀導是荀貞的族子,是荀悅等人以下,諸荀中最優者的七人之一,初平元年跟著荀貞到了廣陵后,他先是在荀貞的帳下學習軍事,后又從戲志才學習謀略,學到現在,兩年多過去,學有所成,荀貞打算把他從戲志才手下調出來,給他點重任。
荀貞的兩府之中,可用之人很多,但他別的誰都不用,只用蒲滬、魯肅、劉曄、荀導為袁綏的助手,此中乃是有他的考慮的。
蒲滬是技術性人才,這個沒什么可說的。
用魯肅、劉曄兩人是因為兩個緣故,一則,他兩人雖有高才,可到底是才投到荀貞帳下不久,沒有功勞,不好加以太高的擢拔,是而,荀貞給他倆這個機會;二來,待到將來舟師成后,也需要軍謀人才,荀貞初步計劃就讓魯肅、劉曄兩人當舟師前期的軍略謀士。
用荀導是因為舟師很重要,剿滅海賊、南北通商只是荀貞短期內對舟師的計劃,中長期來看,舟師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是在荊州、揚州,乃至青州、幽州,是在軍事上,就像袁綏說的,荀貞是要把舟師打造成自己於步騎之外的另一支臂膀的。如此重要的一支部隊,不能沒有本族人在其中。所以,荀貞打算把荀導調過來,讓他從一開始就參與進去。
對荀貞的這些人事安排,袁綏當然沒有反對的道理,他應道:“諾。”
袁綏的這個主抓,事實上只是掛個名,是在借用他的資歷、他的職權而已,真正辦事的將會是蒲滬、魯肅、劉曄和荀導,而等到舟師初步建成,會留在舟師的將會是魯肅、劉曄和荀導。
荀貞心道:“待舟師初成,我可於幕府增設一個舟曹,使以德為曹掾。如此,內有以德主輜重、兵員,外有子敬、子揚為謀,再調興霸、公奕諸人為將,輔以高雅、甘沈等為骨干,稍加操練,戰力便可小有矣!”又心道,“謀士、將校皆不缺,唯今所缺者,只一都督也。”百度搜索“”,看最新最全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