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對廣陵是太熟了。
順水乘船,他立於船頭,觀看沿途景色,憶及初到廣陵時,又回憶年初攻徐時,頗有感慨。
王朗、荀彧、戲志才、張昭等文臣,辛璦、典韋、關羽、太史慈等武臣分侍於荀貞的兩策,并及郡中的右姓名士跟著王朗來的俱皆衣冠相從。
清風徐徐,帶起諸人的服帶飄揚,河邊的行人、農人遙觀見之,都覺盛麗。
廣陵最著名的冠族大姓有五個,號為“雷、蔣、谷、魯,劉最為祖”,與劉繇、劉曄等一樣,廣陵的此劉也是漢室宗親,有的是前漢廣陵王之后,有的是本朝廣陵王之后,現為郯縣令的陳矯即是出自劉姓,后因過繼給舅氏,遂改姓陳。
說起陳矯,倒是還有一樁公案,他與現為州部瑯琊從事的徐宣同為廣陵人,齊名郡中而彼此不和,陳矯娶妻劉氏,算是他改姓前的同族,徐宣因此而常譏諷之,還為此給荀貞打過陳矯的小報告,不過荀貞既喜陳矯之才,也重徐宣之能,故而親自調和他兩人的關系,雖沒能使他兩人和好親善,卻也至少使廣陵郡中、州中不再有人議論陳矯的這樁婚姻了。
隨從荀貞行州的州督軍從事陳端、簿曹從事秦松、部彭城從事呂岱以及部瑯琊從事徐宣等都是廣陵人,荀貞把他們召至近前,示意他們觀看河兩岸的景象,笑問道:“卿等從我至郯,算來也都離郡差不多半年了,今回故鄉,望此景、人,可還熟悉?”
邗溝東為射陽,射陽北是海西,徐宣家在海西,熟悉邗溝一帶的情況,往昔他在廣陵郡府供職,有時休沐還家,前半的路程便多是乘舟邗溝,走的此條水路,他四望多時,搖了搖頭。
荀貞略微驚訝,笑問道:“怎么?才離郡半年,竟已有陌生之感了?”
徐宣答道:“也不是景色陌生。”
“那是什么?”
“宣細觀之下,覺得比之年前,兩岸的樹木似有增多,人煙也濃密了些。”
聽徐宣這么說,荀貞又觀望了會兒兩岸的人煙,果是如此,便召王朗近前,笑對徐宣說道:“此王太守之功也!”問王朗道,“近月郡中的民戶可是又有充實?”
王朗上任以來,諸項政事皆舉措得當,尤其在招徠流民這一項上為各郡之最。
依據州部廣陵從事李續的上報,還有主管各郡戶曹的陳端之統計,每個月都有不少的流民落戶廣陵,落戶的流民口數最多時甚至超出了流民落籍最少之郡的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