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注意到太史慈用的抉拾、步叉都很簡樸,聯想到他沒有騎馬,而是步行至徐,知此必是因他家境并非很富之故,已經送給他一匹坐騎了,既知其善射,現下可再送給他一套射箭的裝備,於是令道:“取我常用的抉拾、步叉來。”
很快,侍從們取來了荀貞日常所用的抉拾、步叉。
荀貞親自拿住,送給太史慈,笑道:“寶劍贈烈士。吾平素自詡能射,較之與卿,何止天壤之別!此數物在我手中實是無用,特贈與卿,務以使明珠不致蒙塵!”
“抉拾”是兩件東西,抉者,即扳指,保護手指在拉動弓弦時不受到損傷,拾者,是臂衣,套於左臂上用以在開弓時護臂。“步叉”則是箭囊的時稱,以箭插於其中,故得此名。
太史慈推辭說道:“慈來徐后,未報將軍贍顧家母之恩,無功至今,已受將軍賜馬,何敢再受寶物。”
荀貞笑道:“卿從東萊來,熟知東萊、北海黃巾虛實。近月以來,此二郡黃巾多擾瑯琊邊境,我欲屈卿暫為州武猛從事,給卿兵馬三百,協元龍助守州界,何如?”
太史慈慨然應道:“將軍有令,慈自遵從。”
荀貞大喜,顧對荀成、陳登等人說道:“有子義相助卿等,瑯琊安矣!”
荀貞用人固是唯才是舉,可當牽涉到軍中時,哪怕是在后世特別有名氣的,只要是初到帳下,通常他都不會驟然任以重職,一則,無有軍功則諸將校、以至部曲兵卒都必然不服,縱給以重任也難以發揮其作用,二來,如一下就給以高位,那么當其立下大的功勞后,可能就難以再有更高的職位給之,無法酬獎其勛,所以,要么如周泰、蔣欽,他先用之為幕府舍人,要么如眼下之太史慈,用之為州府從事,此皆品秩不高然卻親貴之職,待他們立些軍功,并等到有合適的機會時,就像周泰、蔣欽,再授給軍中職務,再以后,就讓他們憑功升遷了。
“武猛從事”,觀其名即知是個武職,武官用的官印因為是軍中所用,軍情如火,急於行令,不可慢緩,故此與文官所用之印有一點不同,文官之印多為鑄成,武官之印則多鑿成,以錘鑿成文,成之甚速,不加修飾,因又名曰“急就章”。陳登郡中有印工,荀彧當即請他召印工至,把“武猛從事”的官印鑿成,又使人取來綬帶,一并由荀貞親手付給太史慈。
接受了這項任命,太史慈即是荀貞的屬吏了,尊長有賜,太史慈不再推辭,接受了荀貞給他的抉拾、步叉。太史慈所用之弓強,荀貞隨行沒有帶這么強的弓,半個多月后,荀貞回到郯縣,又令人從州府武庫里邊選揀出了上佳的強弓三柄,叫人快馬送給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