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道:“吾從蕩寇來合鄉時,吾兄有密書與我,言昌校尉桀驁難馴,要我需加防備。往日昌校尉雖也有宴請蕩寇,然皆是提前送柬,未有入夜方遣人來請的,此事似有可疑。”
也僅僅只是“似有可疑”罷了,不能因為這點拿不準的可疑就阻止劉備去。
試想一下,如果這么做了,劉備肯定會問原因,總不能把荀貞的密書告訴他。因是,荀敞遲疑片刻,對劉備說道:“近日魯國黃巾來擾頗頻。將軍務要及早歸營,不可飲醉,免誤軍事。”
劉備微笑說道:“君還不知我么?飲酒何嘗有過大醉!君請放心,至多兩個時辰,我必歸營。”
劉備的自制力很強,確是少有飲酒至酣醉的。
劉琰亦笑對荀敞說道:“參軍且寬心!有琰在,又哪里還會有給蕩寇喝的酒?”
劉琰,字威碩,魯國人,漢家宗室,魯北黃巾紛亂,他南下至蕃縣避亂。蕃縣與合鄉接壤,劉備來合鄉后,聞其名字,便遣使去請,因與劉備同為宗姓,又聞荀貞愛重劉備,劉琰遂應召而至,坐談之下,劉備發現此人有風流、善談論,深為之敬,因留為賓客。
劉琰好酒,是以他說有他在,就不會有酒給劉備喝。
送了劉備等出營,荀敞抬眼看了下夜色,遠觀前頭數里外的昌豨營壘,見昌豨營中燈火通明,望之如燒,不知怎的,心中隱有擔憂,他躊躇了會兒,使人喚來都尉卓膺,令道:“蕩寇應昌校尉之邀前去赴宴,吾恐其飲醉,君可提甲士百人,於一個時辰后到昌校尉的營外接候。”
陳式、卓膺都是劉備的同鄉,陳式現為劉備的親衛隊率,卓膺為劉備帳下都尉,皆以勇武名。
卓膺與荀敞雖同為都尉,但荀敞以荀貞族弟的身份,便是劉備對他也禮讓三分,故是當劉備不在營中時,卓膺卻是肯聽從荀敞的命令,當下恭聲應諾。
卻說劉備、劉琰等來入昌豨營中,到得大帳,昌豨已擺好宴席,笑臉相迎,請劉備坐入主位。劉備是中郎將,位高過昌豨,因雖是客,仍據主席。敘禮畢,昌豨問荀敞,劉備據實答之。
不多時,陳容來到,與昌豨對坐席下。
士仁、劉琰及陳容帶來的幾個從吏,并昌豨帳下的幾個屬吏,陪坐在更下。
陳式是親兵隊率,位卑,又有護衛劉備之責,故不入席,帶著從劉備來的余眾們和陳容所帶的衛士們一起候在帳外。
宴席一開,昌豨就勸酒甚勤。
席間有歌舞女獻藝,等到酒稍酣,昌豨又親自下場旋舞,請劉備、陳容等共舞之。劉備飲酒,往往淺嘗輒止,他地位高,昌豨不能強勸,遂喚從軍在營的小妻出來,命給劉備等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