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報萊蕪降,荀成頗喜,對郭嘉說道:“省我軍民力,又活萊蕪一縣百姓,使免遭兵災,不致饑亡,或死矢石,用一個守將的首級,全此一城之安,此中郎之功也。”萊蕪既破,荀成即調王融部曲三百余赴萊蕪暫負守城之責,檄令陳午率部還軍,共擊牟縣。
牟縣與泰山郡的郡治奉高接壤,兩縣相距不足百里,如果說蓋縣是泰山郡的東北大門,那么牟縣就實為奉高的堂門,此縣一破,奉高以東便再無屏障,故此,應劭在這里放了兩千余的兵力,此兩千余兵俱是如“沖堅營”一般的泰山精銳,加上坐守此城的主將是應劭的死忠,并有應劭的從弟、從子各一人在城中參謀軍事,又及奉高就在牟縣西邊,應劭隨時可遣援兵奔救,因是,牟縣的守卒說起來雖不如蓋縣多,如想要攻破,卻必不會容易。
荀成已經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
也確如他之所料,陳午率部還軍后,荀成指揮諸部,全力圍攻牟縣十余日,而牟縣猶堅不破。
這一日,臧霸領軍由南行至。
荀成自入泰山境至今,只不過攻破了蓋縣、萊蕪兩座縣城,而臧霸作為本地人,他的家鄉華縣又在泰南,與泰山南部諸縣的豪杰他多相識,在這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所以,卻是已然相繼攻下了南城、費國、華縣、南武陽四城,盡取得了洙水、沂水以南的泰山半郡之地。
由南武陽北上,渡過洙水,臧霸行軍百余里,抵至牟縣城外,與荀成合兵。
徐州兵的軍勢遂大振。
荀成大會諸將,議論接下來的作戰。
荀成是主將,自在主席落座。臧霸為副將,位僅次荀成,坐在荀成席下,并與荀成一樣,是獨坐一席。陳午、孫觀、吳敦諸校尉又在臧霸席下。郭嘉、徐卓再次之。羊琮、高堂隆等文武吏又再次之。王融、公孫犢也在坐,他兩人目前尚無官職,王融算是“客卿”,荀成特別禮重,請他與臧霸相對坐。公孫犢的家世遠不及王融,又是被俘而降,年歲亦輕,陪坐末席。
帳外甲士值衛,奉荀成的軍令,大帳周圍百步內無有召令,不得有人靠近。
議論接下來該如何作戰之前,荀成先把最新得到的一封幕府軍報告與諸人知曉。
他說道:“李傕諸賊挾持朝廷,拜劉景升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儀同三公,又使劉景升督交、揚、荊三州軍事。并於日前,李傕諸賊遣使到了郯縣,托以天子之名,拜吾兄為前將軍,假節,督青、兗、徐三州軍事,儀同三公。”頓了下,接著又道,“李傕自領車騎將軍,郭汜為后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張濟為鎮東將軍,領兵出屯弘農。”
臧霸也得到了這封軍報,聽了后尚能不動聲色,余下的陳午等人在聞過之后,則是表情各異。
有的高興,有的皺眉,有的思忖。
王融很高興,喜道:“徐州今得假節,督青、兗、徐三州軍事,這真是錦上添花!融以為,可即刻傳檄牟縣、奉高,述以此詔,則諸縣必不攻自下,應仲遠定獻郡而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