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遂擊鼓傳令,整頓本部主力,變沿河所布之橫陣為進戰的陣型。
鼓聲響起,其本部主力的戰士,原先為保持體力,都是坐在地上的,此時紛紛起身,在各隊隊率等基層軍官的組織、帶領下,不多時,列隊成型。
張遼的騎兵牽馬過來,張遼翻身上馬,接過另個親兵遞來的鐵矛,又取了短戟數支,插到馬鞍邊的箭囊旁,并把常用的那支強弓放到了馬鞍的另一側,然后看向曹性,做了個叮囑,說道:“若我攻城得手,校尉便請率余兵,為我后援;而若攻勢受阻,就還得勞請校尉,接應我等后撤。”
曹性騎在馬上,拱手說道:“不必將軍再作囑咐,末將自是曉得。”
張遼點了點頭,不再多話,催馬離開將旗,往到本部主力所列好的陣前,一令下達,親自率之,往吊橋處殺去。他的本部主力在吊橋的北邊,離吊橋約數百步遠。
這個時候,攻搶吊橋的高昌,率其本部,浴血進斗,已然把吊橋西頭的堅兵守卒殺退,正沿著吊橋,朝吊橋的東頭奮勇廝殺。
張暢部則是剛抵達到吊橋西頭不久。吊橋就那么寬,是不好上去太多兵士的,上去的人如果太多,反而會造成擁擠,不利戰斗,故是張暢沒有催部上去,而是暫停橋外。
他選了些善射的弓弩手出來,分列吊橋西頭的南北兩側,向著吊橋的東邊射箭、射弩,以為高昌部做個“火力支援”。
以吊橋為中心,向南北兩邊展目望去,南北兩邊的護城河前,那四個奉命率部渡河的軍將,此時此刻,都正在揮刀督戰,嚴厲地督促他們本部的兵士,不停歇地往河中投擲沙袋。
先是人抬沙袋,但單靠人抬,速度不免會慢,隨著輜重車的備好,一輛輛的輜重車被從后頭推來,車中皆堆滿沙袋,兵士們手忙腳亂地把之一一投到河中。城上箭矢亂飛,箭矢中不乏強弩射出的弩矢,雖有半截船等物為屏,到底是無法把所有的敵矢都擋下的,并且那弩矢來勢極猛,半截船也是擋不住的,間或便有兵士中箭,直接死掉的還好,沒死的倒地掙扎,呻吟慘叫。卻好在呂布帳下的兵士,多是老卒,對這等慘狀早是看慣的了,卻沒因此軍心動搖。
如果這時從高空向下,把整個郾縣城、城北堅營、城西呂布大營都看在眼中的話,可以看到如下的這種景況,便在這方圓十來里的范圍內,相繼至今,竟是已經形成了大小三個戰場。
首先,是城北堅營南邊的戰場。
高順率其本部剩余的陷陣甲士和其余一些倉促組織起來的兵士們,背向堅營,已經與韓當所率的堅部步騎相遇交戰好一會兒了,高順身先士卒,率引將士,拼死抵擋韓當部的連番沖擊。
在高順此部的后邊,也即北邊孫堅北營的營柵前,散落著許多沒有能被組織起來的高雅部兵士,這些兵士有的仍還沒有從營墻上撤下,有的則已經擺脫了營墻上堅兵的糾纏,逃退下來,但是因為高雅被擒,而高順的將令又沒有傳達他們這里,故此這些士兵是一時之間,進退兩難,倉皇失措,不知道底下該怎么辦才好。
而營中的宋謙、孫輔,這會兒已經組織好了反擊的準備,即將要打開營門,從內沖殺而出。
宋謙、孫輔一旦率部沖出,莫說那些彷徨失措的高雅部兵士,就是高順及其所率的那些陷陣營甲士等兵,也定然會就將陷入腹背受敵,恐怕一觸即潰的戰敗險境。
其次,是正在向高順陣發起猛攻的韓當部之后,郾縣城西北位置的一個戰場,這里乃是張遼之前遣出、往去支援高順的那千人別部與祖茂部纏斗的戰場。這遼兵的千人別部,現下在祖茂及其所率的三百堅部輕騎之不停地靈活騷擾下,前進的速度極慢,如同陷入泥潭。
再次,便是郾縣城西,吊橋、護城河外,剛剛開打未久,但論兩邊敵我士兵已經參戰和將要參戰士兵的規模及戰斗的意義,卻已是不折不扣三處戰場中最主要之一處的這個戰場。
越過這個主要的主場,再往西邊,數里外,一處營壘矗立,這里,則即是呂布部的大營。
……
呂布營中,望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