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荀貞,他家在潁川,其族,其姓本身在潁川、汝南就是相當有號召力的,那他這一道表文告示豫州之后,就等於是向豫州的士民表明了他支持孫策的態度,這對孫策,不管怎么說,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定下了這個應對之策,帳中眾人散去之后,戲志才、荀彧留了下來。
戲志才問荀貞,說道:“明公,適才言道遣兵援助伯符之時,我見明公面似帶猶豫,敢問明公,是不是在考慮應擇誰為將,往援伯符?”
“知我者,卿也。我確是在考慮這個問題。”
荀貞手底下可當方面之任的將領,無非荀成、許顯、樂進、徐榮幾人。
荀成現在歷城,樂進現在亢父,荀貞今親率兵來救兗州,徐州本土不可無重將鎮守,許顯被留在了郯縣,這三人都沒辦法調派。只剩下了一個徐榮,徐榮現在廣陵郡,按說是可以調他的,可是就在小半個月前,剛得到了一個消息,說揚州刺史陳溫病故死了,揚州一時無主,局勢有可能會變得更加不安定,那么徐榮在廣陵那邊,眼下來看,也就沒辦法動了。
這樣一來,還能遣用何人為援汝南的主將?
的確是一個難題。
這帶兵去援汝南的主將,不是說隨便挑一個人就行的。
首先,這個人得有一定的威望,沒有威望的話,他就指揮不了徐州軍中的那些驕兵悍將。
其次,這個人還得有能力,豫州現下的形勢再像荀彧分析的那樣“似緊實緩”,呂布海內悍將這一條,卻是實打實的,如果派一個沒有什么能力的人帶兵過去,那是自尋敗仗。
所以說,荀貞對此,還真是頗為為難。
他問戲志才,說道:“任往汝南馳援此將,望、能,缺一不可,卿以為,可擇何人為之?”
戲志才笑道:“明公,忠有一人,足可擔負此任。”
“何人也?”
“便是劉備。”
荀貞怔了下,說道:“玄德?”
戲志才說道:“玄德輕財重義,禮賢下士,於軍中素有美名,是其望已足;其人自從明公以今,但凡大戰,幾無不與,多立戰功,是其能也有。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明公待玄德如弟,在明公不能親自馳援伯符的情況下,把玄德派去馳援,亦足可表示出明公對伯符之關愛。”
前兩條原因也就罷了,第三條原因比較重要。
想想也確實如此,荀貞與孫堅情同兄弟,而孫策是荀貞的弟子,如今孫堅戰死,孫策遇到這么大的變故,如果隨隨便便地派一將過去,肯定是顯不出重視,是會讓孫策寒心的,而劉備名望、能力這兩個方面不說,就平時看荀貞對他的厚待,如果說荀貞和孫文臺情同兄弟的話,那他和劉備在外人看來也是情同兄弟,那么這個時候派劉備過去顯然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荀貞猶豫了一會兒,說道:“志才,你所言甚是,但是再讓我想一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