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打算奇襲褒信,吳景諸將皆對此懷有猶豫,吳夫人出來一言而決此事,荀貞已經聽說了,此前并沒覺得吳夫人有何特殊之處,這件事卻是叫荀貞對她刮目相看,不愧是孫堅之妻。
此時見到吳夫人,見她身著孝服,雖神色哀傷,然對談之際,卻能感覺到她在此豫州遭到呂布、袁術兵馬進攻的危險局面下,情緒還是比較穩定的。
荀貞暗加嘉許,口中撫慰。
吳夫人說道:“拙夫今為賊人所害,伯符年少,豫州諸事,須多依仗將軍相助了!”
“不必夫人說,我與文臺情同兄弟,也定會盡力相助伯符,并為文臺報仇!”
雖是荀貞與孫堅關系親進,畢竟男女有別,不好敘話太長時間,對談數句,荀貞便辭別而出。
往前院堂中去的路上,荀貞心中想到:“當真奇女子也!”
到了堂中,坐定之后,荀貞乃問吳景、朱治現在汝南方面的戰況如何,說道:“我在來汝南路上,已略聞伯符兵圍褒信,解召陵之圍等事,但具體情況我還不太了解,君等請講與我聽。”
卻是汝南這邊,在荀貞與張邈、曹操交戰的這段時日里,孫策已解了召陵之圍,劉備於日前到得汝南,與孫策合兵一處后,先后給荀貞送去過幾封軍報,包括孫策,也給荀貞去過軍報,但那軍報只是講述大致的內容,沒有講述詳細的經過,所以對具體的情況,荀貞不太了解。
吳景、朱治遂向荀貞細說了一遍從孫策率兵奇襲褒信始,直到現在,這中間的整個作戰過程。
卻說孫策、李通兩人定計以后,孫策出平輿,李通出汝陰,兩軍齊向褒信而發。
孫策大張旗鼓,以吸引褒信守軍的注意力,李通則間道急行,趕在孫策之前,渡過了沂水,到達了褒信城東。潛行至褒信城東之后,李通先伏兵隱蔽之所,褒信城中的守將是宋憲和侯成。宋憲和侯成的視線完全被孫策這支兵馬給吸引住了,因而,沒有察覺到李通部的到來。
聞得孫策兵到至沂水北岸,宋憲、侯成兩人商議迎敵之策。
孫策到底年少,侯成對孫策甚為輕視。
侯成說道:“孫文臺戰敗身死,今孫伯符不守平輿,卻來襲我褒信,此其孤注一擲也。你我如能趁機把他擒斬於沂水河畔,然后揮兵北上,平輿可下!如此,天大的功勞,不就到你我手中了么?”
宋憲聽了侯成這話,頗是以為然。
於是兩人便就決定,宋憲留守褒信城中,侯成引兵出城,於沂水河邊迎擊孫策部。
在河邊等了半日,遙見對岸有孫策的旗幟出現,侯成遂即下令,命陣地向后移動。
有部將不解其意,乃問侯成,說道:“我部當據水而守,才能阻住孫策部渡水,為何校尉反下令,向后撤退,讓出渡口,這不是在放孫策部渡水么?”
侯成笑道:“我正是要放他渡水。”
那部將問道:“校尉為何要放他渡水?”
侯成說道:“豈不聞半渡而擊?等他渡水渡到一半的時候,我突然進擊,一定能輕輕松松的就把他打敗,如此陣斬孫策之功,就為我有矣。”
左右聞言,俱是嘆服,說道:“校尉妙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