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對荀貞,說道,“明公,這李進與巨野澤中的賊寇相通,劉濟陰敗了巨野澤諸賊以后,聞其得了李操、李進兄弟與賊寇往來的憑據,卻沒有依法懲治李氏兄弟,反是把憑據出示於李氏兄弟看之,隨后釋之不究。劉濟陰為何不按法嚴懲?想來,其原因應就是像張公剛才說的,他是為了優撫豪強,其所圖者,必是為借李氏兄弟之勢,來助他安撫境中,可是結果如何?李進叛亂!明公,如劉濟陰當時按法從事,殺掉了李氏兄弟,又怎會后來的李進叛逆?又怎會有高、馮二君不幸戰死身亡!……明公,高、馮二君之亡,過在劉濟陰也!”
荀貞閉上眼睛,收拾了下因程嘉提起高素、馮鞏而驟然來至的悲痛心情,心道:“子繡、胡狗,李家我已給滅了族!權且算是給你倆報了仇了!”睜開眼,說道,“你且只說治兗策。”
程嘉應道:“諾。”
他先向荀貞下揖,行了個禮,隨之順著自己的話風,接著說道,“是以嘉以為,對待兗州的這些豪強,不能像張公說的那樣,對他們優撫是沒有用的,亂世當行重典!而應該嚴厲的以律法來約束他們,來制裁他們,如此才是長治久安之計,才能真正的把兗州的元氣恢復起來,明公也才能真正的得到兗州士民之心。現在曹東郡、張孟卓的聯兵進犯被明公擊退,明公的威名在兗州已經是越發盛大,而曹東郡,張孟卓今既復敗,他倆眼下則肯定是無力再犯我兗了,嘉之愚見,於今上策,不僅不該令荀使君更改他的既定治兗之策,更還應當趁此時機,傳檄荀使君,叫他加大整治兗州豪強的力度,此之所謂‘快刀斬亂麻’,從此一勞永逸是也。”
荀貞問張昭、荀彧等人,說道:“張公、諸君,君昌此言何如?”
程嘉的這番話有理有據、有道理、有例子,確實是無可辯駁,而且正如他所說,曹操、張邈連番大敗,現在守境都是勉強,再次進犯兗州,他倆目前是絕對沒有這個能力的,也就是說,兗州在經過這兩場與曹操的大戰之后,現在處於了一個暫無強大外敵的環境之中,那么確實是可以趁這個機會,徹底或大概地鏟平境內豪強,把那些依附於豪強的百姓們重歸州府掌控,如此,一邊消弭了或許會再有李進這類豪強背叛的隱患,一邊也擴充了可用的民力。
荀彧乃於此時表態,說道:“彧以為,君昌此言甚是。”
張昭也無話可反對,亦表示贊同。
荀貞便接受了程嘉的建議,當天傳令荀攸,叫他抓緊時間安撫地方、整肅豪強,并下令徐州各郡繼續抽調牛、糧種等農業物資支援兗州。一邊整肅豪強,一邊加大對百姓分牛、田、糧種的力度,以此雙管齊下,穩固兗州的統治,同時盡量地恢復和發展兗州的農業。
就在荀貞一邊給從征將士論功行賞,一邊忙這些有關兗州的政事之際,一道上書從青州歷城送至。
上書是荀成寫來的。
荀貞打開觀閱,見其上寫道:“陳買先敗被擒,濟南兵復為子龍所破,青州接連損兵折將,州中惶恐,而曹東郡鼠竄東郡,已無力外顧矣,成竊以為,此正取青州之時也!”
卻是建議荀貞於現在發兵攻打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