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卻就有個疑問,鄭玄是當代最有名氣的大儒,把荀子的學說這般重視,徐州士林沒有反對之聲么?
其實,因為荀子的思想是儒法兼綜,而漢家制度又是王霸之道雜用之,故此荀子的學說在兩漢之際的地位還是非常高的,再加上荀貞名義上是潁川荀氏之后,乃荀子后人,那么他在州學、郡學,大力提倡荀子之學,這自也是理所當然,題中應有之意。
因而,并無什么反對的聲音。
這些且也不必多說。
荀貞在這間教室外邊傾聽多時,依次又去其余幾間教室外聽了一聽。
轉出這個院落,去到教授文學、算術等學的院中,一樣傾聽。
再到演武院中,此時才是上午,按照州學規定,下午的時候,才會在這里進行一些演武的訓練,因是演武場中還沒有學生。場中豎的有箭靶,畫了一個供馬奔馳的跑道,還有一些石鎖等練力氣的用具,以及弓箭、劍等等兵器放在蘭锜上。
荀貞看過一圈,至辦公院落。
州學的主事再是后知后覺,也已聞訊知道荀貞來了。
荀貞入堂坐下未久,州學主事等吏俱皆趕來,落座相陪。
荀貞和氣地與他們說了會兒話。
有一件事在荀貞那腦子里想了很久了,他看著堂中的這些州學吏員,卻是猶豫再三,沒把他的念頭道出。
他所思之念,即是他想在徐州學術界推行百家爭鳴,試試看能不能把“禮法兼重”這個他的治國理念給推行開去,可按當下各學術門派間的藩籬之重,彼此間互視為仇人的學風,如果他敢提出百家爭鳴,極有可能會引發大規模的論戰,這反而不是他的本意,所以想想也就算了,終究未提。
中午,荀貞和州學的主事、下課的經師們、以及少數優秀的學生們一起吃了頓飯。
下午,荀貞離州學,出郯縣。
——邯鄲榮、秦干、凌操等東海郡吏和荀彧、張昭等留下來的州府諸吏,把他送出郯縣后,分別回去。
臧霸、辛璦等率領的護從步騎兵馬,早就出營,列好了隊伍,共步卒千人,騎兵五百。
初秋下午的日光下,荀貞便即啟程,東往瑯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