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傳檄青州各郡,通知各郡太守,荀貞已表田楷為平原太守,他現在是正式的青州諸郡的長吏之一了。
田楷來了就是客,這天晚上,荀貞設宴招待於他。
在酒席上,荀貞稱贊他,說他忠於公孫瓚,當真是個大大的忠臣。
這話把田楷說的尷尬不已。
在歷城呆了三天,這日荀貞啟程,前去濟北國。
……
歷城與濟北國較近。
從歷城南下,行不過三四十里,就是濟北國郡界。
濟北國的太守現是徐卓。
徐卓早得通報,已在郡界相迎。
如前文所述,兗州的郡很多,但大部分的郡占地都不大,就拿這個濟北國來說,其南北長度不足二百里,東西最寬處長度也不過只有百里上下,轄縣只有三個,便是由北而南盧縣、蛇丘縣和剛縣,盧縣是郡治。
縣雖少,但三個縣都是大縣,凡縣中百姓萬戶以上者,長吏稱令,萬戶以下者稱長,這三個縣就像兗州其他的縣一樣,都是大縣,縣的長吏都是被稱為縣令的,不過現今戰亂已久,先是受黃巾之亂,繼而又是荀貞和曹操兩次大戰,因此亦和兗州的其他郡縣一樣,濟北國的這三個縣雖然現在長吏還名為縣令,可其實縣中的人口皆已不足萬戶,少者乃僅三四千戶。
聞報徐卓候迎,荀貞下車,與他相見。
兩人見面。
徐卓雖執禮甚恭,下拜行禮,然難掩其年輕雄武的神色。
想當年,徐卓還只是荀氏私塾中的一個學生。
哪里能夠想到,轉眼長大成人,已是如此英武的一個青年人!
荀貞心中歡喜,親手把他扶起,說道:“你給我上的那些書,我皆仔細看過,你在濟北做的不錯,軍事也好、政治也好,都搞得很好。”
徐卓謙虛說道:“卓有何才,所作所為,無非都是依循明公的指令罷了。小有成就,那也是明公之功。”
荀貞指著他,笑道:“你學會拍馬屁了,這可不好!”
徐卓呲牙一笑,遂把他帶來的郡府從吏一一給荀貞介紹。
郡府諸吏都是從本郡辟除的,荀貞聽徐卓介紹,泰半俱為濟北當地的士族子弟,其中也有幾個族姓不顯,然觀彼等體態,卻皆頗為健壯的,舉止之間,亦少文氣,卻多輕脫。
荀貞就問徐卓這幾人的來歷。
徐卓說道:“此數君俱濟北本郡的義士,昔抗黃巾,后助我軍敗曹東郡之寇,悉極有功,而且在鄉間很有聲譽,所以卓就把他們辟為了鄙郡府吏。”
這話說的委婉,不過荀貞聽了出來,心道:“原來是濟北當地的輕俠之流。”
卻這徐卓少年時曾作過輕俠惡少年,后雖折節讀書,如今更已為成為一郡太守,堂堂二千石,然到底少年時的習性難改,如今他對輕俠之流還是甚為親近,是以,便把此類濟北郡內有名的大俠,也就是所謂的“義士”都招入了他的郡府,或出為吏,或做他的護從,——這也算是徐卓與華歆等人為政的一個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