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個不住,整整下了四天。
到第五天頭上,雪才慢慢的小了。
姚昇這日上午來邀荀貞,出城去赭土山游玩。
赭土山,是彭城縣境內的一座名山。因為楚元王的墳冢在這座山上,故而此山又被叫做楚王山。楚元王,即是劉太公的第四子,前漢高祖劉邦的異母弟劉交。前漢時的楚王封地不小,薛郡(魯國)、彭城、東海三郡皆為其邑,下共轄三十六縣,乃是一個較大的藩國。
當然,赭土山的有名,并非僅僅是因為楚元王的墳冢在此,更主要的,是因為此山特產五色土。五色土,顧名思義,五種顏色的土。這種土是國家祭祀天地、分封諸侯時必須用到的。海內各州,產五色土的地方頗多,卻唯赭土山的五色土最好。自前漢起,此山的五色土,就經常進貢朝廷。
五色土此物,朝廷用,地方州郡也能用。
因了近水樓臺之故,姚昇到任彭城以后,他那郡府里頭的路,好多都被他換成了用五色土鋪就。放眼看去,郡府中處處都是五色奪目,觀之,簡直比郯縣州府還要高貴許多。
荀貞不是個好游山玩水的人,殊無雅興,但見姚昇興沖沖的,一來,不好推辭,二來轉念一想,倒是亦正可借此機會,巡視一下沿途鄉里,便就應了。
赭土山在彭城縣北,離縣城三十余里。
中午出城,晚上在道邊亭舍住了一夜,因為荀貞一路遇到鄉里,多便會停下來,入鄉巡查一番,故是三十多里的路,走了兩天,直到第三日傍晚,才算到了山下。
縣里且有不少貧民,鄉中的貧民就更多了。
好在御寒的衣、被等物,基本都已然經郡、到縣、再至鄉的層層發下,雖說不能做到所有的貧戶的都發給一套,但少則三五家、多則十余家輪流合用一套,至少也算是對這些貧戶有些幫助。鄉中無有子女照顧的七十以上老者,荀貞亦令姚昇使郡吏各給衣、食。
民間寒苦,而貴者趁雪游山。
這場雪初下時,那明暗、暖冷、貴賤所帶給荀貞的奇異感覺,不由自度萌生。
他自失一笑,心道:“我亦非多愁善感之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貧富之差,縱是兩千年后,也沒能得以徹底的解決,況乎眼下?我卻是為何一再想起這事?”
雪差不多停了,風冷而爽,撲打人面,卷起衣襟,颯颯作響。
舉目望了望前頭不遠,雖被大雪覆蓋,可赤紅的山體仍然一段一段的可見,并不甚高,最高處亦不過才約六七十丈的赭土山,荀貞打起了精神,與姚昇等踏雪而前。
將到山底,典韋甕聲甕氣地說道:“明公,那邊路上來了幾騎。”
荀貞止住腳步,顧首去看。
山南數里外的官道上,四五個騎士催馬疾行。
瞧這幾個騎士的來向,正是荀貞等所在的位置。
不多時,幾個騎士馬到,遠遠地都跳下馬來,不顧積雪,飛奔近前。
荀貞認了出來,那帶頭之人,是兗州州府的一個武吏。
這武吏捧著一道文書,奉給荀貞,說道:“明公,冀州軍報!”
“冀州軍報?”荀貞隨口問了一句,旋即醒悟,接住文書,打開來看,果然是荀攸打探到的有關袁紹部討伐鹿腸山黑山軍此一戰的最新情況。
軍報寫道:“淳於瓊率部兵至鹿腸山,燒山而進,重圍黑山賊壁,冒雪攻戰,五日乃克;盡屠其壁,斬首萬余。已出鹿腸山,北上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