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縣到第五日,忽有一道軍報從江水南邊的九江郡送來。
荀貞展開觀看,軍報中說的卻是:九江巢湖的水賊聽聞了荀貞親至廣陵郡,不知怎的,居然誤以為荀貞將親自帶兵過江,前去擊討他們,因是群賊震恐,或有出湖,去到九江郡府,主動再次向荀諶等表露忠誠的,或有甚至準備出逃廬江郡、江夏郡的。
徐榮等人少不得奉承一通,說荀貞之威,乃至於斯。
荀貞則是毫不以為意,看完軍報,一笑置之。
區區巢湖水賊,荀貞的確是沒把之放在心上。
巡縣之余,他亦有關注揚州的情況。
但是,他主要關注的是,值此荊州江夏郡呂布和黃祖形成了對峙,以及袁術、劉表都在故揚州刺史陳溫死后,表現出了對揚州的覬覦之當下這個新的狀況下,揚州幾個郡的太守,有沒有因此而產生新的政治動向,亦即,這個新的狀況有沒有揚州造成新的大的影響。
揚州共有六郡。
分別是九江郡、丹陽郡、吳郡、廬江郡、會稽郡、豫章郡。
其中,九江、丹陽、吳、廬江四郡的人煙較為稠密,但轄地較小。
如最小的九江郡,南北最寬處只有二百里長,東西只有三百里長,但郡內設的縣很多,十四個;再如揚州的名郡吳郡也是這樣,面積大小與九江近似,同時縣數也近似,亦是十余個。
會稽、豫章兩郡則是人煙稀少,但轄地很廣,兩郡都處在揚州的南部,會稽郡在東,豫章郡在西,兩郡的面積加在一起,差不多占了揚州整體面積的三分之二。
除掉九江郡不說,揚州其余五郡的太守,現下丹陽郡的太守是周昕,吳郡的太守是盛憲,廬江郡的太守是陸康,會稽郡的太守是唐瑁,豫章郡的太守是周術。
這五個太守,按照政治派系的話,大致可分三派。
一個是丹陽太守周昕、豫章太守周術,他兩人是同族,皆出自會稽周氏。
會稽周氏雖然籍貫在江左揚州,但其族中累世二千石,如前文所述,周昕早年就與袁紹的交情很好,他共兄弟三人,他的兩個弟弟周昂、周喁(yong)現都在冀州,追隨於袁紹帳下。
既然與袁紹的關系這么深,周昕、周術兩人自就是袁紹一派。
一個是廬江太守陸康,陸康家也在揚州,其籍吳郡,陸氏亦揚州冠族。
然與周昕等不同,陸康其族與北地名族的來往不算很深,陸康不是袁紹一黨的人,也與鄰州荊州的兩大割據勢力袁術、劉表沒甚干系,他可以說是個忠臣,眼里只有天子,只認詔令。
再一個就是吳郡太守盛憲、會稽太守唐瑁了。
盛憲不必多說,此前姚昇還揚,為諸荀子弟聘妻的時候,他於中就頗多助力,盡管不能說他是荀貞這一派的人,他之前給姚昇的幫助,更多的是為了左右逢源,借荀貞制衡陳溫和丹陽等郡,但至少他與荀貞的關系還算可以。
至於唐瑁,他與荀貞,或言之,與荀氏的關系就頗深了。
唐瑁是潁川人,與荀氏同郡,并且他與荀彧還是姻親。荀彧之妻唐氏,是潁川籍的宦官中常
(本章未完,請翻頁)
侍唐衡之女,唐瑁正是唐衡的從子,其父故司空唐珍,是唐衡的弟弟。——唐家因為唐衡之故,發達至今,唐瑁還有個身份,便是被董卓廢掉的那個少帝的岳父,其女是少帝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