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時機,打下東郡、陳留,盡占兗州之地,然后北取青州,接著聯合孫策,阻御袁紹,進攻長安,消滅李傕、郭汜、樊稠等,迎天子還洛陽或者把天子接到豫州、徐州的某個地方,再接下來,就是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路子,逐一削平諸侯,從而蕩平天下。
這,就是荀貞、戲志才、荀彧、荀攸等在進攻兗州之前,討論得出的關於徐州日后發展的整體戰略。這個戰略,現在還處於沒有公開的狀態,知道的人不多。
針對最新出現的此個“曹操欲棄東郡”的狀況,這個戰略也就需要隨之作些微調了。
荀貞聽完郭嘉、戲志才的意見,沉思多時,做出了決定。
他說道:“雖然不想過早地與袁本初發生沖突,但是孟德既然將要放棄東郡,向西遁逃,咱們也就只能提前用兵,拿下東郡了。”
戲志才、郭嘉皆無異議。
荀貞說道:“奉孝所言不錯,既然要打東郡,陳留、平原兩郡自然亦無留著的必要,我意這回用兵,就順手把陳留、平原兩郡也打下來,收為我徐州所有。”
戲志才、郭嘉俱皆同意。
荀貞說道:“孟德無戰意,其部兵卒無斗志,東郡不難打下。此戰之難在另外兩點,一則是能不能把孟德截獲,將他堵在東郡,擒獲之;一則是袁本初可能會派兵來與我爭奪東郡、陳留、平原三郡。針對前者,別無它策,唯能用志才提出的那兩個辦法來嘗試解決;針對后者,我決定此回出兵,不僅調樂進、潘璋、趙云三部,并檄許顯,令他做好隨時出戰的準備,一旦袁本初果真遣兵來犯,就馬上馳援兗州!”
說完,荀貞顧盼戲志才、郭嘉兩人,問道,“志才、奉孝,如何?”
戲志才說道:“袁本初的確不可不防,明公檄許將軍備戰此條,十分妥當。”
郭嘉說道:“嘉愚見,似亦可傳檄孫郎,叫他也作些馳援兗州的預備。”
荀貞笑道:“我自然會傳檄伯符,但我不打算叫他馳援兗州。”
郭嘉問道:“那明公是打算?”
荀貞從容說道:“如果袁本初真來犯我,則即伯符收復河內失地在時也!”
郭嘉、戲志才對視一眼。
兩人齊聲說道:“明公此策甚妙!”
河內南鄰豫州,東接兗州東郡,北為冀州魏郡,而魏郡即是袁紹現下之老巢所在。
袁紹倘若來攻,那么孫策進攻河內,就有三個好處。
一個是如荀貞所說,孫策能夠收復失地;一個是能夠從河內威脅進犯東郡的紹兵側翼;再一個是并且還能夠威脅魏郡。可謂一舉三得。
荀貞是個行動派,素來雷厲風行,決策一下,馬上就著手落實。
幾天后,進攻東郡、活捉曹操的命令分別傳到了趙云、潘璋、樂進處。
……
趙云接令,按照軍令中指定的時間,於五天后,引兵出城。
天公不作美,前幾天都是晴天,偏偏昨晚彤云密布,今日趙云才剛率部出城,就下起了雨。
準確點說,是雨夾雪。
風卷雨雪,迎面撲撒,方正月時分,天氣正冷,一下雨雪,更加寒冷,就連坐騎戰馬,亦被凍得恢恢嘶鳴。分布於行軍隊伍中的高低不同、大小不一的數十面各色旗幟,被風吹得卷起,很快,旗面便被雨雪浸濕。然而跟隨趙云進戰的兩千步騎卻是精神抖擻。
趙云部的兵馬總計三千余,這次出征東郡,他親率了兩千人。
其余的留在了歷城,由中壘都尉荀濮率領,負責守城的事宜。
其帳下愛將嚴猛驅騎到趙云邊上,大聲說道:“將軍!你說田楷他會不會應命出兵啊?”
荀貞給趙云的檄令共有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