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成說道:“孔北海這件事就先不說了。我且問你倆,王脩最近表現怎樣?黃巾降卒安置的情況進展何如?”
張文說道:“明公,還真別說,這個王脩不愧忠義之名,他雖然是新才投附,但辦起事來,盡心盡力。下吏在北海郡的時候,見過他兩次。每次都是渾身臟兮兮的,一看就是剛從安置黃巾降卒的地方回城。第二次見他的時候,鞋子都破了。端得是賣力得很!”
劉志說道:“下吏奉明公之命,對他多有注意和觀察,確如則野所言,在安置黃巾降卒這事兒上,王脩恪盡職守,十分賣力。黃巾降卒的安置進展,目前來看,已經完成了近半,最多再有個把月,留在青州的二十來萬黃巾降卒就能悉數安置完畢了。”
“糧食、牛、農具、糧種等物,徐州那邊沒有耽誤運來吧?”
劉志答道:“糧食等事主要是由劉別駕負責與徐州州府接洽的,具體的東西,下吏不太清楚,但要說耽誤的話,那肯定是沒有的。”
荀成笑道:“劉別駕現在比我忙,這都多少天了?多半個月了吧?除了收到過他的兩道來書,我是一次都沒見過他!要么在北海,要么在東萊,這陣子著實是把他忙壞了。”
北海、東萊兩郡是青州最大的兩個郡,同時,又因為這兩個郡在青州的東部,遠離冀州,故是荀貞選擇了此二郡作為安置留在青州的那二十來萬黃巾降卒主要安置地。
這也是為何王脩、劉謙現下都不在州府,而在此二郡的緣由。
州府的兩個大吏,別駕、治中。
治中,顧名思義,是主內的,主管州之選署等事,也即主管人事。
別駕,則是總理州中眾務,在州中的地位僅次州刺史,其地位之高、權力之大,從其官名就可知道,出巡時不與刺史同車,別乘一車,故得此名,其任居刺史之半。
荀成名為刺史,實掌的是州牧之權,既管民事,又握兵權,軍政一把抓,他自是不好輕易離開州治,故此,那巡視諸郡、安撫百姓及安置黃巾降卒等務,也就只有多靠劉謙了。
劉志、張文按荀成的吩咐,當天就派人去北海召那兩個說孔融壞話的吏員來臨淄。
且不必多說。
……
荀成是青州的長吏,為了維護他的威信,荀貞沒有單獨給田楷、秦干下檄文,因是荀成按荀貞的命令,給田楷、秦干各去了檄令一道,命他倆暫時聽從趙云的節制。
檄令到時,趙云的來書剛好分別送到田楷、秦干處。
趙云書中,邀請他倆去平原郡,商議對戰袁譚之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