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曲”,指的自然是后者,那些將要被遷到昌邑附近定居的李乾部曲中的老弱百姓了。
宣康答道:“都已經發下去了。”
荀貞說道:“交代公達,抓緊時間,給他們落戶,重新納入編戶齊民。”
此為民政,宣康沒有應聲,荀彧應了聲是,說道:“阿兄放心,已經給公達下過公文了。”
倒是由遷投附李乾的那些百姓到昌邑附近此事,荀貞想起了另一件事,問荀彧,說道:“遷徙乘氏李氏的這項政務,公達落實得怎么樣了?怎么還無回報?”
荀彧回答說道:“阿兄,乘氏李氏的族人、賓客一兩千家,遷徙不是很容易,上次公達來書,說是已經遷徙了大半;愚弟前兩天給公達又去了一道書,詢問他最新的遷徙情況,想來公達的回文,這兩天就能送到。”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進在乘氏的勢力很大,李進雖然敗亡,已經就誅,但其族的族人、賓客目前在乘氏的還有很多,算在一起,不下一兩千家。
乘氏的地理位置很緊要,東去二百里,過了東郡,便是冀州,西去不到百里,即兗州州治昌邑,北邊是占地遼闊的大野澤,南邊順濟水而下,百十里地則是濟陰的郡治定陶。
已經吃過一次李進叛亂於乘氏的虧,荀貞當然要未雨綢繆,徹底斷絕掉李氏可能會再作亂的風險,所以前時下令,命荀彧把乘氏李氏的宗族、賓客悉數遷離乘氏,安排到兗、徐邊境,另做安置。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李氏遷完以后,乘氏這塊要地就固若金湯了;來日與本初爭鋒之時,東郡也就能后顧無憂。”
荀彧說道:“是。”
荀貞思路轉回到李乾這邊,沉吟稍頃,令宣康,說道:“給徐榮去道檄,告訴他,不用等李乾的部曲到廣陵。他只要把他的部曲召集好,然后就可率部啟程去豫州,先到潁川,等我軍令,即取河南尹!”
宣康應諾。
徐榮已經來郯縣和荀貞見過,前幾天剛回廣陵。
兩人相見的時候,荀貞把為何要打河南尹的原因,詳詳細細的告訴了徐榮。
及把需要注意的事項也細細地囑咐過了他。
命令徐榮回到廣陵后,就立刻集合部隊,爭取五月底、六月初便能拔營,開赴豫州。
……
如前文所述,潁川郡挨著河南尹,攻略河南尹的話,潁川郡將是后方基地。劉備現下也已經開始著手備戰,一邊建造糧倉,接收各地絡繹運往潁川的糧秣,一邊積極地遣派斥候深入河南尹等郡,探查具體的敵情,并且與現任的河南尹駱業取得聯系,試探他的態度。
孫策那廂,亦在做配合徐榮作戰的預備。
至於進兵河南尹的借口,有天子的密旨在,卻是不需荀貞再費腦筋去想了。
李傕、馬騰等在長安大打不休,天子的安全受到危險,他作為漢家的忠臣,依照天子的旨意,發兵勤王,理所應當。
當然,這個借口現在還不能宣布,因為如果宣布太早的話,勢必會引起李傕、袁紹等人的注意,會起到不利的效果,李傕肯定會派兵增援弘農郡,沒準兒還會把部隊派到河南尹去;而袁紹,亦一定會叫張揚提前做好阻止荀貞部進入河南尹的軍事部署。
說及張揚,不妨多說一句。
張揚的為難和尷尬處境,荀貞是清楚的。荀貞知道張揚并非是心甘情愿地聽從袁紹的指令,故是他打算,待到正式用兵河南尹的時候,派個人去見見他,看能不能把他拉到自己這一方。
這個目的想要達成,估計會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