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仆延沒有回答郭遜的這句話。
郭遜窺視蘇仆延面色,看出了他的憂慮,這時才話入正題,從容說道:“在下有一策,可以保證這種事情不會發生。”
蘇仆延說道:“何策?”
郭遜說道:“誠如大人所言,公孫伯圭部堪稱驍銳,可是大人,公孫伯圭他也不是沒有吃過虧的!”
“你是說?”
郭遜說道:“在下說的正是公孫伯圭南下犯我冀州此事!他數次侵我冀州,然都沒能討得好去。我家明公帳下,而今精兵三十萬,猛將如云,別的不提,只說如今駐扎在涿郡南的將軍麹義,公孫瓚就非其對手!大人等如愿意與我家明公聯手共討公孫瓚,則公孫瓚縱然驍勇,又何愁不破?這,就是在下為大人想到的破解眼下此難局的辦法。”
“你是建議我與袁公聯兵,共討公孫瓚。”
郭遜說道:“不知大人肯否聽從?”
蘇仆延遲疑了會兒,說道:“我不瞞你,之前我軍中對此就有過討論,可是閻公他不同意。”
郭遜說道:“閻柔不愿,我豈不知。然不知大人有沒有想過閻柔他為何不愿?”
蘇仆延說道:“為何不愿?”
“閻柔不愿,是因他有野心,他想獨占幽州!大人,成王敗寇,閻柔有此野心不為錯,他若是有能力擊敗公孫瓚,有能力保證大人等的利益不受損害,那這幽州就歸他亦無妨也;現在的問題是,他卻是根本沒有能力擊敗公孫瓚。大人,這就是他的不對了!於此之際,是遷就閻柔,由著他連累大人等的利益受損,還是及時阻止他,為大人等自身考量,請大人斟酌。”
蘇仆延問道:“你認為我該怎么辦是好?”
“現下聯軍之中,大人等部的健騎占了大半,大人如堅持與我家明公聯軍,那閻柔就算再是不肯,又能如何?”
蘇仆延思之再三,說道:“君且容我考慮一下。”
郭遜起身告辭。
郭遜離開后,閻柔再來請蘇仆延的軍吏來到,蘇仆延先沒有召見,而是與帳中的另外幾個胡酋商量起來。那幾個胡酋都被郭遜說動,一致認為郭遜所言十分在理,既然打不過公孫瓚,而如果撤還上古的話,又確實是下策,那么如今唯一可行之計,也就只有和袁紹聯手了。更而且,袁紹還許諾請天子封他們為單於,這更是兩全其美,實與名,二利俱得。
諸胡酋議定此事,蘇仆延也不再召閻柔又派來請他的軍吏入見,眾人就去往議事的百子帳。
入到帳中,鮮於輔,鮮於銀、尾敦等人已在。
閻柔等人起身相迎,蘇皮炎等脫帽在胸,回了個禮。
落座之后,蘇仆延開口說道:“閻公今日召我等來,想來為的還是公孫瓚?”
閻柔說道:“不錯!細作偵得公孫瓚犒勞三軍,我猜他應是很快就會北上再來進擊我軍,故請諸位大人前來,商議對敵之策。”
說到這里,閻柔頓了一頓,正待把他想來說服蘇仆延等不要再提撤還上谷的話說出,就聽到蘇仆延說道:“欲想退敵,我有一策。”
閻柔略怔了下,問道:“是何策也?”
蘇仆延說道:“即是與袁本初聯兵,南北共進,夾擊公孫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