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兵入河東,行方數十里,剛到河北縣的城下,忽然兩道軍報傳來。
都是撒出去的斥候打探而來的。
一道軍報說的是:前方三十多里外,出現了曹軍、河東郡兵的蹤跡,正往這邊來。
一道軍報從北邊來,說的是:曹操部於三日前,大敗西河黃巾於西河和河東郡的交界處,西河白波諸部死者二三,余多被俘,幾乎全軍覆沒。
楊奉駭然大驚,問道:“怎么敗的?”
斥候答道:“聽說是曹操先遣了一支兵馬,由夏侯惇率之,悄悄地從太原郡翻過呂梁山,入到了西河郡內,而入郡之后,并未進戰,卻是潛伏。等到西河我軍聞曹操敗了李將軍等,出兵南下來攻河東的時候,夏侯惇率部尾銜,后趁西河我軍與曹操迎戰之軍交鋒於河東、西河郡界之際,他突然從后殺出,西河我軍被南北夾擊,遂大敗。”
兵馬已入河東郡,曹操、王邑的主力也許就在三十里外,卻在此刻得知此訊。
楊奉進退失據。
帳中諸將,包括李樂在內,全都驚駭變色。
卻有一人面色如常,挺身而出,說道:“明將軍,此我軍致勝之時也!”
諸將看去,乃是徐晃。
楊奉愕然,說道:“公明,你說什么?”
徐晃大聲說道:“明將軍,此我軍致勝時也!”
楊奉說道:“西河我軍已敗,你卻為何說現是我軍取勝之時?”
徐晃說道:“明將軍不聞適才的軍報么?曹孟德敗我西河諸軍是在三天前,現在他的主力一定還沒有回到郡中,此安邑空虛之時也,我軍若於此際,直搗往擊,必能取之!取之以后,安邑北臨涷水,東南環山,將軍據險以守之,縱曹孟德主力還,亦無可奈何矣!
“適時,我軍示鎮南借給將軍的羌騎與之看,放出風聲,就說車騎、鎮南、段中郎將等部的主力援兵即日能達,料曹孟德倉促定然難以判明虛實,如此,他就不敢戀戰,只能撤軍。等他撤退,我軍追之,即使不能敗之,收復我河東全軍則不難也!”
聽完徐晃的這番分析和意見,諸將盡皆呆若木雞。
李樂喃喃說道:“徐公明,說你是虎膽好,還是說你癡了的好?”與楊奉說道,“將軍,徐晃此策,斷不可取!”
楊奉說道:“那你認為,我軍眼下該如何是好?”
李樂不甘地握住拳頭,揮了下,終還是垂頭喪氣,說道:“西河我軍已敗,只憑我軍一部,孤掌難鳴,將軍,現在只有暫且撤退了。”
除了徐晃,帳中諸將紛紛附和李樂此議。
楊奉遂又是是接納了李樂的建議,下令撤出河東,先還長安。
徐晃見自己的計策,數次不得用,不免暗中喟嘆,然而臉上無有異色,他說道:“明將軍,今如后撤,曹孟德善用兵者,定會遣兵追擊,末將愿為明將軍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