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百羌騎起不上什么大作用,聊勝於無,楊奉也就隨便把他們撥給了李樂統代,亦算是給手下只剩了數百兵的李樂補充了點兵馬。
駐營休整一晚,繼續朝東北方向行進。
行軍至下午,前面已是河東郡。
徐晃進言說道:“明將軍,而下河東郡內的形勢到底何如?我軍并不清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末將敢請明將軍先遣斥候,入境偵察。”
楊奉接受了徐晃的這個建議,就一邊屯駐兵馬,一邊派斥候入河東郡內偵查情況。
……
第二天下午,斥候回來。
稟報楊奉,說:蒲坂、河北兩縣,沒有曹軍駐扎,但再往前行,就頗遇到巡邏的河東郡兵。
蒲坂、河北,是河東郡西南角的兩個縣,此兩縣之間的道路是從華陰縣入河東郡的必經之地。
楊奉疑惑說道:“蒲坂、河北,扼河東郡之西南也,是河東郡當長安的門戶。曹孟德素有知兵之名,卻為何不在這兩縣中駐兵?”問徐晃,說道,“公明,卿何意也?”
徐晃躊躇說道:“明將軍,末將愚見,或許有兩種可能。”
“哪兩種?”
徐晃說道:“要么是河東郡內尚未安穩,而曹孟德、王河東又沒有料到將軍會來得這么快,因是還沒顧得上在蒲坂、河北屯兵駐守。”
“另一種呢?”
徐晃說道:“要么是我西河主力已然南下,曹、王的主力現被他倆調去到了河東、西河的邊界守御。”
楊奉召其主簿,問道:“西河那邊還沒有消息么?”
出兵之前,楊奉給西河郡的白波軍諸渠帥去了封信,告知了他們自己將攻河東的決定,要求他們南下配合。他的主簿是負責情報、通信的,回答說道:“明公,尚無回書。”
李樂說道:“將軍,以我看,徐公明說的這兩種可能性,都有!”
“都有?”
李樂說道:“蒲坂、河北,此等要緊之地,要非是曹阿瞞、王邑兵力不足,他兩人豈會不遣兵駐守?將軍,現宜揮兵急進,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徐晃說道:“何不先等與西河我軍取得聯系,再做進戰之議。”
李樂在河東郡作威作福多年,越是快到河東郡,想起日前被曹操大敗的那一場仗,想起自己當時的狼狽情態,李樂就越是怒不可遏,又哪里肯再等和西河的白波黃巾取得聯系?一力堅持,請求楊奉現在就催兵直進。
蒲坂、河北無兵駐守,等若通往河東的大門洞開,楊奉最終還是聽從了李樂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