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郡在河南尹的西北方向,冀州在河南尹的北邊,潁川郡在河南尹的東南邊,這三個地方都鄰河南尹。除了潁川郡以外,冀州和河東郡這兩個方向,又都有敵人。
因此,把關羽、陳午調過去,不但可以加強駐守洛陽的軍事實力,於熟悉敵情、打探敵情、以至通過與故交的聯系,分化敵軍、獲得盟友等方面上也都能起到一個很大的作用。
河南尹一旦起大戰,與之東邊接壤的潁川郡和陳留郡,就會成為河南尹唯一可以依靠的大后方,把陳褒調過去,在這方面會有些利處。
其次,三將的能力。
關羽名將,毋庸多言;陳午是現下追隨於荀貞帳下的冀州籍貫之諸將中,數得著一個,其人沉毅勇敢,兼有智略;陳褒雖勇武不及關羽、陳午,然其人機敏靈活,且是荀貞最早的舊部,當之無愧的心腹,有他在洛陽,完全能夠調和徐榮、關羽、陳午等將間的關系。
——有本事的人,大多是有脾氣的,況領兵之諸將,哪個不是尸山血海里淌出來的?溫良恭儉讓,你謙我卑,在猛將身上是萬難看到的。徐榮狠辣,關羽傲上,陳午也不是個好相與的,他們在荀貞面前,固是唯命是從,三人共駐一城,卻不見得會和和氣氣。
簡言之,三個人都很優秀,能力都很出色。
除此三將,荀貞還決定把荀敞及其所部也派過去。
荀敞是荀貞的族弟,中平元年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從荀貞起兵,其妻是張昭從女,早前劉備主動請求荀貞把荀敞派到他的軍中,做了個參軍都尉,后劉備任潁川太守,荀敞跟著去了。現下他就在潁川。
把荀敞及其所部改派到洛陽,荀貞的考慮是:洛陽這樣一個軍事、政治上皆此般重要,且將會是他下一步重點經營的地方,現之洛陽駐軍的領兵諸將里頭,不能沒有本族子弟的存在,此其一;荀敞改至洛陽后,有利於洛陽方面和劉備方面的溝通,此其二。
這幾支先期準備派到洛陽、援助徐榮的兵馬,在徐榮進兵河南尹之當即,荀貞就分別將檄令傳給了他們,除了荀敞以外,關羽等原不在郯縣的,現下也都已經率兵來到,并且各項的備戰也都已經完成。若此時即派的話,只需一道命令而已,不用再作什么預備,很方便。
……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文若,卿此言不錯。洛陽畢竟是新地方,周圍又強敵環伺,若趁張揚、張郃來寇的此個機會,叫云長他們現在就馳援而去,參與此戰,不止有更大的把握擊退張揚、張郃,進一步實現志才‘先打痛,以至重創張揚部’的建議,同時也能讓他們先熟悉一下洛陽周邊的地形,這樣,等到來日大戰的時候,也不至於臨陣磨槍,算是已有準備了。”
荀彧說道:“阿兄,彧之愚見,不止云長諸將,現下可遣往之;祭酒公、三兄、張公儀,是不是也可以提前把他們派過去了?”
洛陽這個地方現在雖然非常殘破,可到底是漢之都城,天下矚目之所在。
若是只派一群武將過去,就算能在軍事方面守住洛陽,但在政治、外交方面是遠遠不足夠的。
如前文所述,洛陽北鄰冀州,西距關中不遠,冀州袁紹帳下人才濟濟,關中長安更是朝廷所在,只把徐榮、關羽等武將派過去,一個說來,他們和冀州、朝中的士人、重臣們搭不上話,再一個說來,亦不利於安撫河南尹的地方士民,使荀貞的統治變成實際,在此地扎下根來。
故此,還需要再選派些聲望高、能力夠的名士文臣過去,
具體的一些外交方面的東西、真正的行政治理深入到河南尹地方,以及向冀州、向關中朝廷傳播荀貞之名,等等,就由他們負責。
因與戲志才,主要是和荀彧的商議之后,荀貞暫時選定了張纮、荀衍、張范三人來作為他派往洛陽的文臣代表。
張纮不必說,徐州名士之領袖。
荀衍是荀彧的三兄,能力比荀彧為遜,然亦非庸才,也是個有謀有膽之士。他現任司鹽校尉,長期的鍛煉至今,實務方面亦已比較成熟。兼他是荀彧的三兄,荀貞的族兄,足以代表荀貞。
張范,字公儀,河內修武人,張良之后,其祖張華曾為朝廷司徒,其父張延曾為朝廷太尉,早前袁紹的從父袁隗想把女兒嫁給他,但被他拒絕了。
董卓亂時,其二弟張承時任洛陽八關之一的伊闕關的都尉,想要起兵討董,其三弟張昭時為議郎,適從長安來,對張承說:“今欲誅卓,眾寡不敵,且倉促起兵,招募到的田間之民,士不素撫,兵不練習,難以成功。卓恃兵而無義,固不能久,我等兄弟不若先擇附一方,待時而動,然后可以如志。”張承以為然,乃解印綬間行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