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單騎斬殺張白騎,看似不難,實則不然。
要想做成這件事,三個必要的條件,缺一不可。
要有一匹好馬,這是其一,馬不夠快,就追不上張白騎。要有出眾的武力,這是其二,武力不足,即便馬快,追上了張白騎,然身在數百的敵騎中,那不是陣斬敵將,很可能會變成自送人頭。敵將要有顯眼的標識,這是其三,亂馬陣中,塵土遮掩,敵將若無明顯的標識,很難找得到他的。此三條,頭兩條,關羽沒有問題;第三條,張白騎替關羽做到了。
韓當、陳武俱勇將,親眼看到關羽陣斬張白騎此幕,驚嘆之余,不免各自思量,自己能做到這點么?不用多想,已有結論,做不到。
做不到,不僅是因無關羽的好坐騎,武力上他倆也不行。
此前歷戰中,韓當、陳武見到過張矛的剽悍,他倆與劉備帳下的那些壯士們,沒幾個是張矛的敵手。張白騎盡管不曾上過陣,但一則,他是這支黑山軍的渠帥,黑山軍是以“山賊”為主的隊伍,崇尚“強者為王”,要想在其中挑頭,成為一部之渠帥,譬如張飛燕,非得本身就武勇過人不可;二者,張白騎敢乘白馬,敵我交戰,白馬有多顯眼?他之被關羽斬殺,固是其中一條原因即此,但由此也就能看出他自己對其本身武勇、騎術的自信,故張白騎定也是悍將。又這支黑山軍是造反已久的“積年老賊”,前前后后與地方豪強的宗兵、與漢軍、與袁紹部等大戰過不知多少次,將士們無不死人堆里出來的,其余的那些騎士也是個個悍勇。
韓當、陳武度量本人的武力,如果一對一,也許能打掉張白騎,加上個張矛,他倆應該就不行了,更別說還有張白騎的那數十精銳從騎,還有散在張白騎周圍的那數百敵騎,他二人是萬萬難以做到像關羽這樣,萬軍陣中取敵將首級真如探囊取物。
“山賊”崇拜強者,武將、兵士也崇拜強者。
韓當、孫河、陳武等驅馬到劉備、關羽近處,你一言,我一句,不住口的夸贊關羽不已。年輕如陳武者,以及他三人的從騎們,看向關羽的目光,全是仰慕、崇拜。
劉備與有榮焉,關羽神色如常。
張白騎、張矛既死,其部騎兵落荒奔逃,劉備說道:“當趁云長斬殺白騎,賊兵無主此機,吾等麾兵急追,以盡殲此支賊寇!”
韓當、孫河、陳武都同意。
於是諸將各催本部,折回頭來,追趕掩殺。競相逐北,直到入夜才罷。不僅把張白騎部的騎兵斬獲泰半,張白騎部的步卒沒有防備,被他們殺到后,也是丟盔棄甲,非降即死。檢點戰果,各部合計,斬獲賊兵兩千余,逃出生天的張白騎部步騎僅有千余。
雖逃出了千余人,沒能達成全殲,但張白騎死了,其部主力也灰飛煙滅,則這些逃出去的也就不足為慮,彼等肯定不敢再在河南尹停留,要么只有回去找張濟,要么流落別地繼續為寇。
劉備等遂諸營休整一夜,第二天押著俘虜和繳獲到的軍械、糧秣等凱旋。
徐榮、程普接報大喜。
軍報中說了關羽陣斬張白騎此事。
張范投到荀貞帳下的日子還不長,對此甚是驚詫,說道:“橫野竟有賁、育之勇?”
“橫野校尉”,是關羽現下的官職。
以“賁、育”來比關羽,好像是稱贊之詞,張纮卻知關羽氣傲,又知荀貞極愛重關羽,生怕這話被關羽知曉,惹他不快,趕緊接腔,撫須笑道:“賁、育者,二勇夫也,何及云長!公儀,云長忠義,憐貧賤疾苦,愛護兵卒,主公常以古賢人君子比之!”
劉備等回到洛陽,入拜張纮、徐榮,詳細稟報過了剿滅張白騎部的過程。
徐榮等再次對關羽贊不絕口。
徐榮笑道:“此戰,云長陣斬賊將,奇功是也;擊滅張白騎,又大有助於我軍的御敵守境。主公論功行賞,云長,想來不日主公表舉卿遷升為將的上書就會送往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