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知道他所問和意,說道:“對,韓遂沒有率部還,只馬騰一人率部還了三輔。”
堂中一吏問道:“長平岸頭?這是哪里?可是長平觀附近?”
荀貞打下了東郡、陳留郡后,荀攸從此兩郡中辟除了總計十余的本地右姓、豪強子弟入他的州府為吏,問話此吏即其中之一,現任州府從事,年歲不是很大,未到三十,不太了解軍事。
荀貞沒有怪責他貿然插口,隨和地回答他,說道:“長平觀位處在渭水、涇水的交匯一帶,既云‘長平岸頭’,馬騰這次率部回到三輔,其所屯軍之地,顯就只能是長平觀附近岸邊。”
那東郡籍貫的年輕吏員納悶說道:“這長平觀,究竟是個怎樣的寶地?馬騰念念不忘,兵敗於此,還軍回來,卻又仍屯駐其地。”
荀貞抬手,在半空中一點,說道:“這是長安。”於此點上,畫了一條近似東西方向的斜線,說道,“此是渭水。”又在差不多正對長安的渭水上,畫了條西北、東南方向的斜線,說道,“這是涇水。”最后在涇水、渭水交匯的地方,亦即與長安隔渭水而望之處點了點,說道,“長平觀大致就在此地。”笑問這吏員,“你說著地方寶地不寶地?緊要不緊要?”
這吏員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如此!”起身行揖,說道,“多謝君侯指教。”
“坐下,坐下。”
待這吏員落座,荀彧問道:“方才阿兄說,‘與孔明所料’?”
荀貞“哦”了一聲,說道:“我還沒有對你們說,那天咱們在堂上議完三輔的軍事后,我回到后宅,正好見到孔明,就拿此事問他,孔明給我的答復正與我等所議出的結果相同,也判斷認為馬騰在涼州必然待不久,最遲會在今年開春后還回三輔。……只是沒有想到,馬騰回三輔的會回得這么早。”
荀彧知道荀貞很喜歡諸葛亮,已把女兒許配給了他,雖尚未婚配,然荀貞已以“半子”待之,——諸葛亮聰明有禮貌,長得又好看,誰會不喜歡這樣的少年?荀彧也很喜歡他。這會兒聽了荀貞此話,荀彧遂不免贊嘆,說道:“孔明今年才十四五歲吧?就有了此等見識,果然少年俊杰!”笑與同席的陳群說道,“長文,比你我少年時可要強得多了。”
這是荀彧的自謙之辭,不過宣康對孔明是不是“少年俊杰”,并不感什么興趣,他現在滿心只想知道自己猜對了沒有,便問荀貞說道:“明公,那康是不是猜對了?”
荀貞說道:“你只猜對了一層。”
宣康說道:“康只猜對了一層?明公,難道此軍報中還有另一層?”
“馬騰率部回到三輔,進兵屯至長平岸頭未久,復又兵敗,今已西走。”
此話一出,甚至戲志才、荀彧等人在內,都是不禁愕然。
戲志才說道:“馬騰復又兵敗?明公,他被誰擊敗的?李傕、郭汜、樊稠么?”
荀貞擺了擺手,說道:“不是,是被王承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