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楊定再無軍報。
卻不知宜陽現在的情形如何?張濟派人去宜陽打探。
派去的軍吏不可能很快回轉,然綜合段煨、楊定兩邊的軍報,張濟判斷宜陽應該無有大礙。
……
就在打探宜陽情形的軍吏出城當晚,十余騎自長安方向來,到了城中,求見張濟。
是郭汜的回書到了。
張濟拿住回書,急忙打開觀看,看罷,神色沉重。
張繡時在室內,問張濟,說道:“阿父,不知郭將軍回書中是何言語?肯派援兵來么?”
張濟把郭汜的回書給張繡,讓他自看,說道:“荀貞之與孫伯符的聯兵已經在攻我弘農,且日前聞報,曹孟德、王文都聯兵萬余,亦已將出河東,扣入關中,卻不意車騎仍不愿與郭將軍和解!”
原來郭汜回書中寫的是:“非不知弘農為關中之門戶,實車騎拒與我言和,我如援公,車騎攻我,奈何?”
張繡一目十行,飛快地看完了郭汜的回書,還給張濟,怒道:“鼠目寸光,可謂車騎!強敵已至,而猶內訌。阿父,車騎若執意不肯與郭將軍和解,則繡恐弘農將失矣。”
“汝言不錯,現下新安、宜陽兩城,雖暫還能守得住,可如果荀貞之、孫伯符再從兗州、豫州調援兵過來的話?只以我等兩萬眾,只怕還真就守不住了!車騎與郭將軍的內斗,不可再持續下去!”
張繡問道:“阿父打算怎么辦?”
張濟想了好一會兒,作出了決定,說道:“我親往長安,說和車騎與郭將軍。”
張繡吃了一驚,說道:“阿父要親去長安?那新安、宜陽……,阿父,荀貞之與孫伯符攻勢正急,阿父若於此時離開,會不會造成軍心不穩?”
張濟說道:“荀貞之都親自督戰,孫伯符更親自上陣了,但依然沒能把新安攻下,我料接下來,他們的攻勢或會暫止,或至少短日內不會再如前時那樣猛烈,正宜趁此機會,我才能往長安去,說和車騎與郭將軍。”
張繡忖思片刻,說道:“阿父所言甚是。”與張濟說道,“車騎與郭將軍連番惡斗不已,長安內外,現在的局勢恐怕會很危險,繡愿從阿父,共往長安,衛護阿父周全。”
張濟擺了擺手,說道:“我去長安,不會有什么危險,你不用隨我去。你就留在弘農縣,代我鎮守。”
張繡應諾。
時間緊張,張濟決定明天就去長安,卻次日,他尚未動身,一道急報傳來。
弘農縣南百里外,盧氏縣境內,出現荀貞所部兵馬,觀其旗號,打的是荀貞旗幟。
——
三更!碼字碼得眼都花了。求月票、求推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