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起先也沒有搞明白荀貞為何這么做,但曹操何人?不止擅長軍事,政治上的眼光也是常人莫及,因此只過了一個晚上,曹操就猜出了荀貞這么做的目的,料出了荀貞肯定是因為擔心劉協的安全,所以才遲遲按兵不動,不打華陰。想來這時,荀貞應該是已在著手聯系朝中群臣,而等到確保劉協的安全能夠保證以后,他應當就會不再遲延,進兵關中了。
只是雖然猜出了荀貞的目的,這番話他卻不能對張郃等人說。
如果對張郃等人說了,那萬一他們也提出先屯兵在此,待先確保劉協安全后,再做進戰,曹操可該如何再說服他們?
因是曹操搖了搖頭,說道:“這我就猜料不出了。也許是因張濟諸賊雖敗,然華陰城堅,且貞之的兵馬長途行軍,連日作戰,急需休整,所以他到今尚未進攻華陰。”
張郃等被曹操糊弄過去,卻是信了曹操。
話說回來,曹操既然已經明白了荀貞駐兵不前的原因,那他為何不肯像荀貞那樣,待確保了劉協安全以后,再用兵長安?難道他就不怕劉協會在他兵向長安的時候,為李傕、郭汜所害,或者被李傕、郭汜裹挾到其它地方去?
這乃是因為曹操與荀貞的情況不同。
荀貞的兵馬多,他可以等。曹操的兵馬少,且綜合的戰力不行,所以他不能等。他如果等,那他最終定然是爭不過荀貞,故此他必須要冒險一試,試試看能否抓住眼前這個李傕、郭汜的注意力大概多半都被荀貞吸引走的機會,突入長安。
駐營畢了,休整一夜。
翌日,曹操遣其長史王國攜帶厚禮,往臨晉縣中,見當地守將,向守將宣示圣旨,表示他是來勤王的,與這守將說,若其愿和自己一起勤王的話,那么劉協已然許諾,凡是勤王之義士,將來都會重賞,則對此守將必定會不吝封賞。
又是袁本初旗號,又是劉協圣旨,再加上臨晉的這守將是本地人,非涼州兵嫡系,而又在李、郭內亂,又同時荀貞已經攻入弘農等各種背景情況的影響下,此將遂做出了給曹操讓開道路,并愿遣兵若干,隨著曹操同往長安勤王的決定。
這可真是首戰告捷。
兵不血刃地過了臨晉,而且兵馬還得到了稍微的充實,曹操與王邑對勤王長安成功,能夠得以順利救下劉協的信心因此漲了不少。
由臨晉縣城西,渡過洛水,曹操和王邑率部繼續向西南而行,再往前行,便是渭水。到至此處,有兩個行軍的方向可選。一個是沿渭水北岸西行,一個是渡渭水南下。南下是京兆尹地界,入鄭縣境,鄭縣有涼州強兵駐守;西行,入下邽境,下邽也有涼州守兵,然兵馬較少。
曹操、王邑選擇了下邽方向。
到了下邽城外,曹操依然先是勸降,但勸降不成,曹操乃令張郃、曹仁、呂虔等攻城一陣,城池防守嚴固,無懈可擊。這場攻城本就是試探,曹操便就暫且撤兵,與王邑擇地駐營。兩人與張郃等將、王國等吏商議攻下邽之策。
——
三更!求月票、求推薦!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三國之最風流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