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煨說道:“先生,我有一疑,想請教先生。”
賈詡說道:“將軍何疑?”目矚段煨,又說道,“可是疑我下午時向將軍所獻之降鎮東此策?”
段煨搖了搖頭,說道:“先生所言,我回去后,細作思量,以為確如先生所說,於今當下,大司馬與郭將軍已不足賴矣,長安亦不足守矣,唯一之選,便是撥亂反正。”
賈詡撫須說道:“將軍既已明鑒,復有何疑?”
段煨說道:“先生,我之所疑者,在於又如先生所言,曹孟德也得了天子密旨,舉袁本初旗號,已至渭水北岸,先生卻為何建言我與張將軍獻城降於鎮東,而不建議我與張將軍降袁本初?”
“降袁本初?”
段煨說道:“袁氏四世三公,袁本初現擁冀、并二州,將得幽州,以我觀之,論以兵馬,袁本初不遜於鎮東;昔年諸侯聯兵之日,從投袁本初者,不遠千里而赴,論以海內聲望,袁本初勝過鎮東;而若論以朝中根基,袁本初更是遠勝鎮東!朝中諸公多袁氏之故舊也。我若是降從本初,豈不更好?”
此前的時候,對於如果李傕、郭汜失敗,那么自己該選擇哪方諸侯相投,賈詡也有過猶豫,是選擇荀貞還是選擇袁紹?但是現在,他已經沒有了這個猶豫。
一個是因為曹操雖然已至渭水北岸,而且確實舉的是袁紹的旗號,可是袁紹究竟有無出兵?現在還是存疑,——段煨沒有考慮到這一點,賈詡考慮到了這一點。他知道今天子之立,本不合袁紹之意,那么袁紹到底會不會這真的和曹操一起來勤王,這就是一個問題。
而如果不是和袁紹聯兵共同勤王,后頭沒有袁紹的主力援兵,只憑曹操的那萬余兵馬,首先,成不了事,其次,以曹操現在的名望和勢力,也不值得賈詡投奔。
再一個則如前所述,便是因為他通過鐘繇,已經和荀貞搭上線了。
鐘繇轉給他的那封荀貞的手書來信,已經向他許諾了事成后,不僅不追究他過去的罪過,還會請求劉協給他封賞。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以荀貞的許諾,兼之荀貞馬上就能夠進到長安,把控天子,則相較之下,袁紹自也就不再是需要考慮的一方。
因而,也就完全不必再猶豫,荀貞、袁紹該擇投何人。
只不過這些東西,不能與段煨說。
賈詡因便答道:“袁本初者,我可以投,將軍不可以降。”
段煨訝然問道:“先生,這是為何?”
賈詡說道:“我只是一個老儒,如投袁本初,至多不得重用,不失出以車、食以魚也;將軍與我不同,將軍威名赫赫,部曲精銳,如投袁本初,袁本初兄弟猶不能相容,況容將軍乎?”
一語驚醒夢中人,段煨恍然明悟,起身下揖,與賈詡說道:“多謝先生指點!”
賈詡問他,說道:“將軍之意,現下可已決?”
段煨說道:“吾意已決!便縣城降於鎮東。卻復仍有一事,尚敢請先生指教。”
“將軍所言之此事,是不是張將軍?”
段煨說道:“正是。先生,我遂愿獻城,降於鎮東,可今日堂上,張將軍卻似是不愿,他如執意不肯,我該何以應對?”
賈詡撫須,晏然說道:“華陰,本將軍之所鎮也,將軍若已決意獻城,張將軍何為?”
段煨由是下定決心獻城,投降荀貞。
當晚便遣吏悄悄出城,往弘農縣去見荀貞,表他和賈詡之此意。
——
四更!書友們好多催更的,雖然體力不支,脖疼臂痛,勉力再更一章。求月票、求推薦!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三國之最風流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