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看到,陳午和他率領的這二十余甲士,就像是一柄鐵錘,猛地撞上了郭宏所列的車陣!
可若說陳午及那二十余甲士是一柄鐵錘,則郭宏這個車陣,就好比是一面猙獰的銅墻,輜車高大堅固,長矛如刺,弓弩箭矢勁射透甲。這一場小范圍的攻守之戰,激烈程度超乎想象。
眼睜睜看著陳午等,數次奮力沖擊,敵我傷亡已達一二十,內外積尸皆及車頂,而仍不能將此車陣擊破。
徐榮令左右,說道:“調我的親兵上!”
徐榮的親兵俱是猛士,有了這支生力軍的趕到加入,郭宏的車陣逐漸抵擋不住。
卻於此時,一支敵人的騎兵,擊退了與他們糾纏的徐榮部騎兵,奔向郭宏的車陣處馳援。
車陣未破,敵騎將至,陳午等只好暫且后撤。
步卒結車陣以守,騎兵在外策應,這是倉促遇敵時的經典戰法之一,郭宏運用得甚是熟練。
車陣內,郭宏感覺到了敵人攻勢壓力的變小,抽出余暇,向周遭觀瞧,抓住時機,令左右說道:“賊兵稍退,我部可以突圍了!快到西邊去,向胡正傳令,叫他接應我部撤退。”
一吏帶了十余兵卒,沖出車陣,往西邊的胡正部殺去。車陣和胡正部之間的路上,到處都是敵我兵士廝殺,待到至胡正部,找到胡正時,這吏所領之兵,已然於途中戰死多半。
這軍吏向胡正轉達郭宏的命令。
胡正聽了,正色說道:“此殲賊之時也!何言撤退?你回去告訴郭將軍,我正在組織兵力,準備反擊,叫他再堅持一陣,候我兵馬殺到,我與他兩下合力,必要將這支賊伏盡數殲滅之!”
傳令的軍吏失色,說道:“這、這……!校尉,我部力戰已竭,危在旦夕,這恐怕不行。”
胡正懶得和他多說,令道:“你快些回去,傳我此令給郭宏!不得耽誤。”
這軍吏無法,只得轉將回去,殺回到車陣中,向郭宏轉述胡正的這個要求。
卻這胡正為何不肯接應郭宏,反要郭宏再堅持一陣?
他對這軍吏所說的,他正在組織兵馬,準備反擊,全殲伏兵云云,倒非假話,還真就是他要求郭宏再堅持一陣的原因。原來,通過這段時間郭宏在前頭的苦苦阻擋,胡正察覺發現,伏兵的人數和他們這支部隊的人數其實相近,甚至可能比他們的兵馬人數還要少,因是他乃生此念。他的計劃是:讓郭宏部繼續消耗伏兵,待消耗差不多了,他再率領己部發動反攻。
聞得胡正的此個答復,郭宏又驚又怒。
可是他的部隊因為行軍時在前的緣故,現下最陷敵圍,如果沒有胡正的接應,想要撤退,實屬萬難。被逼無奈,郭宏唯能大罵胡正不已之同時,繼續苦苦支撐。
……
雖知郭宏、胡正悍將,雖知涼州精卒皆是老兵,戰力亦強,但自己的部隊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自認為論戰力也是精卒,且是以有備擊無備,因而原本預料這場仗怎么打也能打贏,卻現而今,戰已過午,未有克勝,反敵我兩軍,隱將陷入僵持,徐榮的心情漸漸焦灼起來。
初夏中午的陽光已頗熾烈,數騎自東鞭馬馳來。
為首軍吏揮汗如雨,跳下馬來,呈劉備急報與徐榮。
急報寫道:“鄭縣賊或已覺,傾巢而出,備已親引兵阻截。”
徐榮望了望道上仍然激烈的戰事,又向東邊瞧了瞧鄭縣城所在的位置,沒有絲毫的猶疑,親自提筆給劉備寫了回令一道。
回令寫道:“鄭縣賊,將軍如難阻,吾與將軍共死此地。”
——
四更!求月票、求推薦!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三國之最風流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