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鐘繇卻未能來與荀貞相見。
他派了個從吏來見荀貞,給荀貞送來了手書一封,信中寫的是,曹操今日將到長安覲見劉協,他需得陪從劉協,所以相約會見這件事只能往后推遲,建議改在明天。
荀貞回書一封,表示同意。
打發走了鐘繇遣來的那從吏后,荀貞喚來主簿陳儀,說道“叫廚下準備酒菜。前天云長送給我的那頭好鹿,肉剩的還有么”
陳儀答道“回明公的話,還有不少。”
荀貞說道“做個鹿炙。另外,再把好酒取出兩壇。”
陳儀應諾罷了,笑問荀貞,說道“明公,這是要招待哪位貴客鐘侍郎么”
“元常與我改約明日。孟德今天要到長安來覲見圣上,這好酒好菜,我便是為孟德所備。你去伯符營中看一看,伯符隨軍帶的若有沛國特產,拿來些。”
陳儀應是。
“然后你就帶上兩個人,去董承營外等候孟德,待他覲見過天子,邀他來我營中相會。”
主簿此職,相當於后世的秘書,是長吏最為親近的吏員之一。
由陳儀代表荀貞去迎曹操,更顯出在荀貞心目中他與曹操關系之親密,而且不失禮重。
陳儀應諾,便於吩咐完庖廚以后,帶了兩個侍從趕到董承營外等待曹操。
荀貞在營中當然不會干等,處理了幾件軍務,又與戲志才等討論遷都潁川此事。
和希望能從朝中得到錄尚書事的封拜一樣,對於說服劉協和朝中諸臣遷都到銀川,荀貞和戲志才等都認為有難度,但實現的把握更大。
快到中午,陳儀回來稟報荀貞,說道“曹太原辰時到的董承營,剛剛覲見過圣上。儀向他轉稟了明公的邀見,他說等到下午再與王河東一同來拜見明公。”
王河東者,王邑也。
這次曹操來覲見劉協是和王邑一塊兒來的。
事實上,曹操的此來覲見,部分緣故就正是因為王邑。
既知已經沒辦法勸說劉協暫時遷都鄴縣,并且勤王的頭功也是搶不到手了,因此曹操這幾天一直都在去留之間頗是猶豫,是留下,覲見一下劉協,還是不入朝,還回太原
就此折還太原,他有些不甘,可是如果不折還太原,入朝覲見的話,劉協之立不合袁紹之意,袁紹與劉協間的關系很是微妙,則會不會引起袁紹對自己的猜疑畢竟現而今,曹操還算是寄人籬下,還需要依靠袁紹的庇護和支持。
王邑對此,完全沒有顧慮,且相反,辛辛苦苦勤王一趟,兵馬已近長安,如何能不覲見天子,便就還回河東雖然這勤王的頭功沒了他們的份,但好歹是有勤王之功的,如何能夠不得些封賞就回河東無論怎么說,白跑一趟,空手而歸,這也是說不過去的。
故此,劉協召之入朝的詔書一到,王邑馬上就準備啟程,動身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