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的部隊軍紀嚴明,不得擄掠百姓,這富貴里的“富”,就只能主要從戰功上來,荀貞對有功將士的賞賜素來慷慨大方,所以石關又怎會不因未能參加鴻門亭之戰而不快至今
此刻聽了劉備此言,石關大喜,慌忙說道“明公的封賞明公的功勞末將豈敢分潤”口里說不敢分潤,卻是未作推辭,等於默認了劉備此話。
劉備笑了一笑,將酒飲下。
成定也端起碗,一飲而盡。
除賊勤王這樣的大功獲成,不僅荀貞喜悅,其軍中的將士也都是非常開心。
全軍上下皆知,這是殊功,朝廷和荀貞的賞賜絕對都不會吝嗇。
這幾天,軍中從上到下,幾乎都在熱火朝天地討論猜測,按照自己的功勞,能得到什么樣的獎賞,或言之鑿鑿地傳播聽來的小道消息,某某將會得到何樣的封賞。
被石關把話頭帶起,帳中諸人不再說中午觀斬此事,說起了封賞這件大家都非常在意的大事。
卓膺說道“明公,末將今天下午聽聞,說朝中剛剛降旨,拜陳公為大司農,不知此事果有”
“陳公”,說的是陳紀。
劉備點了點頭,說道“確有此事。不過圣旨不是今天下的,是昨天下的。圣上昨天總共下了兩道旨,一道是處斬李暹、李利,另一道即是拜陳公為大司農。”
前任大司農士孫孫瑞、在不久前染病去世了,陳紀之前就做過九卿之職,名望、資歷都足夠,既是為了酬他不遠千里到徐州傳劉協的密旨於荀貞此功,亦是出於示好荀貞之故,因此劉協就在朝中公卿商議過后,降旨拜陳紀繼任大司農。
饒以卓膺的沉穩,也難掩興奮,或言之,對很快就要下來的封賞到底是什么的期待與想象的盼望,說道“拜鎮東假節鉞、車騎將軍、錄尚書事、領司隸校尉的詔書已下,今又拜陳公為大司農,此皆位高尊榮之職也,我等固不能與陳公比,可是此次勤王,從鎮東進戰月余,大小戰無不與,想來朝廷給我等的賞賜應該也不會薄。”
劉備說道“為咱們請功的奏章,鎮東前日就已上到朝中。此回勤王之役,加上孫豫州的部曲,合計參戰將士三萬余人,立功者甚眾,小功不論,夠格上報朝廷的亦頗多也,我聽我兄說,足足報上了三四百數,這么多將士,估計朝中得忙一陣子,才會有我等的最終之封賞詔書下到。鎮東最是獎罰嚴明,我等功勞,鎮東斷然不會扣減,咱們無需著急,慢慢等待就是。”
成定說道“明公,末將聽說朝中將拜孫豫州為征南將軍。”又說道,“還聽說將拜藏、徐二公將軍,以騎都尉授三陳、文、太史慈諸公和明公,不知真假”
一句話說中劉備心事。
這個小道消息,他也聽說了,回答成定,說道“拜藏、徐二公將軍,當是不假;然俱以騎都尉授我輩,料不可能,以我料之,當時或為中郎將,或為騎都尉。”
卓膺追隨劉備的時間長,且心思比成定、石關縝密,瞧出了劉備似有心事,遂問道“明公似面有郁色,末將斗膽敢問,是因藏、徐二公可能會被朝中拜為將軍而明公只得騎都尉么”
藏霸是荀貞這回勤王名義上的副將,徐榮也算是副將,因此小道消息中說,諸將之中唯他兩人會被朝廷拜為將軍。
劉備笑道“藏、徐二公功勞卓著,若得朝廷拜為將軍,正合宜也。我怎敢奢求與二公同列能得騎都尉或中郎將的封賞,我愿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