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現在已是中郎將,但他現下的這個中郎將是荀貞表的,含金量自是與朝廷詔拜的不能比較。
明明見劉備如有郁悶之色,但劉備卻不承認,卓膺不好再做追問,也就只得罷了。
石關飲酒不停,已然喝了半醉,他抹了一把嘴上沾的酒水,醉醺醺地與劉備說道“明公是宗親,今又勤王有功,圣上怎么說也會召見明公一見的只要得到圣上的召見,以明公的本事,必得圣上歡心,什么將軍不將軍的,還不是明公想做哪個,就做哪個”問劉備,說道,“明公,不知圣上何時會召見明公”
這一問,又問中劉備心事。
或者說,兩個心事是一回事。
這個心事即是早在勤王初,他就設想到了長安后,能覲見劉協,但如今到了長安,他卻是覲見無門。幾天前,荀貞覲見劉協,隨行的只有孫策、藏霸、戲志才,連徐榮,荀貞都沒有帶,那么不帶他同去,劉備也無話可說,可若荀貞不帶他,靠他自己的話,他實是無計可施。
宗室的身份不假,然大漢已經四百年天下,現今漢家的宗室,簡直是多不勝數,如過江之鯽,百余郡國,隨便哪個去哪兒,甚至甚至隨便哪個縣里,沒有幾個漢家的宗室血脈
僅憑宗親的身份,以望能引劉協的注意,這是不可能的。
而又除此以外,還能有什么辦法能夠得到劉協的召見
劉備故作從容,很有把握,且很謙虛似的,笑答石關,說道“李傕、郭汜二賊方敗,朝中現有很多事亟待圣上處理,且待圣上忙過這一陣,或許就會想起我來,召我覲見。”
石關點頭稱是。
卓膺信不信劉備此話不好說,但成定明顯是和石關一樣,相信了劉備此話,帶著憧憬的語氣說道“等明公得到圣上的召見,以明公之雄才,加上宗室之身,定能得圣上器重,到那時,末將等也都要更沾一沾明公的光了”
劉備哈哈大笑,舉起碗來,說道“卿等放心,備若富貴,必與卿等共享”
與眾人共飲一碗,一個念頭驀然浮上,如身邊能有一個高明的謀士相佐,則現在想得劉協召見,也許就不會好像無有法子可用,自己也不會好像無水之魚了,空懷壯志,苦無機會施展。
說來還真是羨慕荀貞,不僅武將云集,謀士且亦如雨。
心事一引出,就難以收回。
一邊與諸軍將飲酒,劉備一邊尋思琢磨,該怎么才能得到劉協的注意力,被劉協召見。
兩天后,一道詔書下達,拜孫策衛將軍、領豫州刺史,封武功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