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扶短髭而笑,說道“朝廷不是剛剛下旨拜你為豫州刺史么伯符,找你來,就是想煩你這個地主出面,先向圣上上表,提議遷都潁川。”
孫策明白了荀貞的意思,這是想通過他的先上一表,稱之為投石問路也好,在現下朝中大臣多已知曉此事,趙溫、韓融等,包括劉協還并不反對,可算是時機已經比較成熟的背景下,稱之為將遷都此事正式公開化亦可,來為荀貞將來的上表做個鋪墊。
孫策之前就是豫州刺史,但那個豫州刺史是荀貞所表,而下則是朝廷下旨,正式任他為了豫州刺史,那由他來先上這個表自是最為合適。
孫策自無拒絕之,當即應諾,說道“請公放心,策必會為公將此事辦好。明天,策就上表朝中,進言請天子移駕潁川。”
荀貞囑咐說道“伯符,此道上表中,有一點你需著重注意。”
“敢請公示策知,是哪一點”
荀貞說道“便是你要告訴圣上,李傕、郭汜今雖為我義師所破,李傕并已身死,但郭汜卻竄逃到了南陽,若是暫移駕到潁川,有利於接下來的進討不臣。”
“郭汜,進討不臣明公,郭汜已不足為慮,討之的話,策一軍即足,又何須再請圣上移駕潁川”
荀貞笑道“伯符,你想想。”
孫策到底聰明,很快就想明白了,他眼前一亮,說道“是了公所言之不臣,指的是袁術”
“還有袁本初。”
孫策心領神會,笑道“圣上念念在茲的恐怕就是討定不臣,重興漢室了,有此大利在前為誘,那便是楊公再堅決反對,大約亦將無用矣。”旋即稍微擔心,說道,“可是明公,若是圣上沒能看出這層暗示,可該如何是好”
坐於對面席上的郭嘉笑了起來,說道“將軍忘了鐘侍郎么”
孫策拍了下額頭,說道“對鐘侍郎是圣上近臣,圣上若沒看出來,自有鐘侍郎提醒”
議定了明日由孫策先來上表,孫策心中有個疑惑,忍不住提了出來,他問荀貞,說道“明公,策有一事不明,便是太尉楊公他為何執意反對遷都潁川策昨天聽明公說,明公不是甚至都叫他的從子去勸說於他了么都沒能勸動”
楊彪家在華陰縣,打下華陰以后,荀貞辟除了他的一個從子為自己軍府的掾吏,就在昨天,為了減少楊彪對遷都此事的阻力,荀貞叫他的這個從子去勸說楊彪,結果沒能勸動。
荀貞說道“不錯,我是叫季通去勸說了,可是楊公不肯聽勸。”
“季通”,是楊彪那個從子的字。
孫策問道“明公,他為何不肯聽勸反對的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