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邵問道“緣何不以為然”
楊弘說道“郭汜新為車騎所敗,勢頹兵疲,呂布前亦為車騎與孫策所敗,其二人俱好勇而寡謀之徒,本已皆是車騎的手下敗將,又如何能夠為左將軍取下潁川、汝南今如用他兩人攻潁川、汝南,只怕仍還是會為車騎敗之明公若用李業此策,以我之料,必然是慘敗的結局,而一旦他兩人大敗而還,縱使我軍因未參戰,實力未有受損,可是士氣卻一定會受到影響,則車騎若與孫策再趁此時機,挾大勝之威而來攻我南陽,同時檄令劉景升出襄陽北上以做配合,擺在我等面前的,就唯有敗亡一途了,是以我不贊成李業此策。”
舒邵說到“君之所見,正與我同卻既然君不贊同李業之策,已然預料到了,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堂上之時,君為何不出言諫阻”
楊弘嘆了口氣,說道“左將軍已經允可了李業此策,我等就是進言勸阻,除了惹他大怒,又有何用”
舒邵追問說道“那怎么辦就眼睜睜的等著郭汜、呂布兵敗,等著車騎與劉景升聯兵攻我南陽”
楊弘說道“倒也不是無有應對之策。”
舒邵問道“何策也”
楊弘遂把他想到的那個計策說出,說道“以我之見,當下宜以兩面應對。一是向朝廷表示恭順,以使車騎無有名義進犯;再是遣士北上冀州,與右將軍言和訂盟,通過右將軍所部,脅車騎之后,令其亦不敢輕舉妄動。然后,囤積糧秣,操練兵馬,以郭汜所部為前鋒,再攻襄陽,爭取一舉將劉表擒拿,占有荊州全郡,復而遠圖揚州,假以時日,可成霸業。”
舒邵眼前一亮,說道“君此策,較以李業之策,高明不知幾許卻君為何不獻”
楊弘無奈說道“左將軍肯定是不會聽我此策的,獻也無用,故而我未有獻也。”
袁術與袁紹雖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可是袁術對袁紹的態度,那簡直是比仇敵還要仇敵。一直以來,袁術都憤憤不平,袁紹以婢生子的身份,卻在海內的名望高他一頭,以致討董之時,四方群雄,州郡俊彥,競相奔投袁紹而不肯投他。深深的嫉妒,已經吞噬了袁術的內心,如今每提及袁紹,他甚至都以“我家奴”來稱之。設問之,袁術如此對待袁紹的態度,他又怎么可能會接受楊弘想要勸他與袁紹言和聯手的提議
舒邵沉默了會兒,也是無奈,說道“君之此策,才是真正的良策。可是如君所言,左將軍確是恐怕不會聽從。敢問長史,可還另有其他良策”
“除此以外,無它策也。卻不知君可有良策”
舒邵哪里有策
楊弘一聲浩嘆,過了會兒,說道“惟今之計,只有先由著明公用一用李業之策,希望李業此策,能夠起到些效果吧若是不能,你我也就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悶熱的車廂里,兩人相對無言,嘆息之聲絞纏在吱呀吱呀的車軸之上,緩緩地散入到無邊的夜色中。
二更求月票求推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