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業此計,堪稱是“驅虎吞狼”。
不管能不能打下潁川、汝南,也不管荀貞和孫策那邊,會在此戰中受到多少的折損,郭汜與呂布只要奉令去打,至少他倆所部的實力便都會受到不小的損失,則到那時候,他倆自然而然的也就沒有底氣再敢不聽從袁術的調令。
楊弘勉強應道“君此乃驅虎吞狼,高明之策也。”
李業洋洋自得,笑了兩聲,把目光轉回,恭敬地對袁術說道“業之策可用與否,尚請明公定奪”
袁術已經有了決斷,顧視堂中余下諸人,問道“卿等以為何如”
堂中在座的劉勛、惠衢、舒邵等士,皆是極其了解袁術的,哪里會不知道袁術實是已經同意了李業此策無人發表異議,俱皆附議,贊成李業的這條計策。
就此議定,便用李業此策,等荀貞帶到潁川的討賊勤王之兵,被荀貞遣回部分去兗州、徐州以后,就令郭汜、呂布分別率部進攻潁川,汝南。為了讓他兩人及他兩人所部提前做好戰備,袁術當天給他兩人各下了命令一道,派人立即送去。
呂布在江夏郡;郭汜入到南陽郡后,沒有在宛縣駐扎,袁術叫他駐在了宛縣西百余里處的順陽、酈國一帶,計算路程,給他兩人的軍令大約各回在四五天和一兩天內到達。且暫不必多說。
只說堂上議定以后,楊弘、李業等士,相繼拜辭袁術,各自散去。
離了袁術的左將軍府,楊弘乘坐車中,行之未久,后邊有一車追上,一人呼其字,請他稍停。
楊弘聽出是舒邵的聲音,便令馭者停車。
又叫從吏打開車門。
很快,舒邵的身影出現車外,他作揖行了個禮,登入車中。
楊弘有點奇怪,不知他進自己的車作甚,車廂狹窄,雖可容兩人對坐,但無法正式行禮,便盡量地給他回了個禮,請他落座,問道“不知卿追我何事。”
舒邵說道“方才在堂中會議之時,當李業提出其兩路進擊之策的時候,我見君蹙眉,似有不贊成之意,故此趕來,想問一問君,我猜的可對”
楊弘遲疑了下,說道“李業所獻之策,可稱高明二字,且明公首肯,我怎么會不贊成”
舒邵不快說道“車騎已迎圣上駕幸許縣,圣上兩次降旨,召左將軍至許縣覲見,而左將軍俱皆不肯應召,今又不肯把郭汜交給朝廷處置,以我料之,只怕車騎用不了多久,就會以此二事為名,前來攻我南陽。現下主公所憑,加上江夏,也只一郡半之地,力有不逮,如何能夠南御劉景升,北抵車騎敗亡之日,已在眼前而今誠生死存亡之際也。我以坦誠問君,君不能以坦誠待我”
楊弘默然良久,令馭者駕車接著前行,又把車窗打開,好看到車外的情況,然后這才回答舒邵,說道“君所言甚是我也以為,如今已是到了我南陽生死存亡之秋了。李業之
本章未完,請翻頁
策,我確實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