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呂布說道“這還用說么子向,為何朝廷下給我的旨中,對我這般籠絡這顯然是因為荀貞之看中了我的勇武,想讓我助他一臂之力。子向,他現下雖迎圣上與朝廷到了許縣,然其北仍有袁紹為敵,南亦有袁術為敵,關中并涼之地,以及益州,有更多的割據群雄,要想一一削除,大大的不易也。得了我的相助,若袁紹諸輩,荀貞之自就無需再慮。”
說著,他從席上起身,下到堂中,昂首挺胸,負手踱步,姿態傲然,接著又說道,“別的不敢說,若論勇武,試問天下,誰人敢與我比荀貞之求賢如渴,愛才如命,非是因私怨而壞大事之人。昌豨作亂,陳容被害,劉備險死,陳容者,荀貞之的故吏愛將也,劉備者,荀貞之待之如弟,而卻平定昌豨亂后,他仍然重用臧霸諸將藏霸之流,與我較之,土雞瓦狗罷了。待臧霸諸將尚且如此,況乎於我今我如入朝覲見,料荀貞之見到我,重我武勇,必是歡喜尚且來不及,且孫堅之死,又非是我親手斬殺,又怎么會記恨於我,又怎么會害我”
高順說道“便是誠如明公所料,車騎因愛重明公之勇,而對明公未存相害之心,可是孫策,明公,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孫策卻必定是朝思暮想,欲殺明公,以報其仇。”
呂布不屑說道“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子,我何懼之況荀貞之是其父輩,他還敢忤逆其意么”
高順其實也知,呂布之所以想要奉詔到許縣覲見劉協,別的都什么不是,根本的緣故便是在這道詔書里邊,拜他為平南將軍、封他為順陽侯的這兩個任命。
如前所述,呂布盡管是個武人,但他卻是一個有政治追求的武人。
殺了董卓以后,王允奏請朝中拜呂布為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共稟朝政,這只是表面上的尊崇而已,可是呂布卻就信以為真,還真的就想和王允一起共同秉持朝政,而王允實際上素輕呂布,以劍客來看待他,兩人由是漸漸失和。
后來的失和且不講,只說還處在和王允的蜜月期,還與王允共秉朝政時,那段掌握朝權的日子盡管短暫,然給呂布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從長安出奔到現在,已經一兩年了,他時不時地還會想起那些日子。
與三公平起平坐,只要是朝廷大事,上到天子,都要客客氣氣地征求他的意見;那些海內冠族出身的高官,師承名門的飽學碩儒,見到他,無不禮敬有加,何等風光何等尊榮早年在并州做輕俠,偶爾干一些劫道買賣的時候,又何曾會想過竟有今日
呂布沉浸在過往的榮耀中不可自拔,所以在看到朝廷拜他為平南將軍,改封他為順陽侯的這兩條旨意之后,他就立刻動了奉旨到許縣覲見劉協的心思。
發了一通牢騷,與高順說了半晌對陳宮的不滿,呂布坐回席上,問高順,說道“陳公臺的意思先不必問了。子向,你剛才說左將軍此令不妥,以為不可從之,我亦是此意,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