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玉有很多顏色,透水白最為珍貴。蔡瑁獻給荀貞的這兩塊玉璧,便正是用獨山玉中頂尖的精品透水白做為原料雕琢而成的,單只說價格昂貴還是小說了,這兩塊玉璧實是價值連城。
荀貞說道:“如此厚禮,我怎敢受?”
蔡瑁說道:“瑁嘗聞明公州里先賢許慎曾云‘玉有五德’,又聞君子如玉,明公夙德潤海內,正是如玉一樣的君子啊!這兩塊玉璧正宜明公,除明公外,亦無人能夠再配得上!”
章、桓時期的汝南名士許慎在他所撰的《說文解字》中,說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也是因玉有這些特性,故自古以今,都以玉來比君子。
荀貞笑了起來,把盒子合上,交給隨從出來的許褚拿住,笑與蔡瑁說道:“德珪,你可真會說話。這里不是談話之所,你與我到堂中敘話。”又是一把拽住蔡瑁的手,引他入院,往會客的大堂而去。荀貞問他說道:“是不是還沒吃飯?”
蔡瑁答道:“剛到許縣,就急不可耐地來謁見明公了,飯還沒有吃。”
荀貞吩咐許褚叫后廚送飯食來,想起一事,又問蔡瑁,說道:“德珪,你這是初到許縣,怎么知道我在這里住的?”
“瑁本不知,來明公家前,瑁先去了尚書臺,臺中的一位值夜令史告訴瑁說,明公剛下值,回家了,瑁就請他把明公家宅在哪里告訴瑁,這位令史主動帶瑁到了明公家外,遂得謁明公。”
“令史何在?”
“他把瑁帶到里外,就還尚書臺了,卻是連感謝,瑁都沒來得及感謝他一聲。……,明公,瑁在尚書臺時,見府門的影壁后邊,豎了一塊戒石,上寫著‘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敢問明公,這塊戒石上的話,可是明公所書么?”
荀貞到許縣后,令在車騎將軍府、尚書臺、司隸校尉府這三處官署中,都立下了這塊戒石。
聞得蔡瑁此問,荀貞笑道:“也可以說是我寫的。”
蔡瑁說道:“此四句振聾發聵,由中即可見明公勤政愛民之心,瑁欽佩不已。且待回了襄陽以后,瑁要上稟劉荊州,請劉荊州傳檄,在荊州之諸郡、縣的官寺,也都立上這么一塊戒石,以提醒官吏不可欺民。”
最好的馬屁就是長吏做什么,就跟著也做什么。不管蔡瑁到底是不是認為荀貞的這塊戒石寫的好、立得好,但他這么一番話說出來,就稍能讓荀貞心情不錯。
到了堂上,兩人坐定。
又敘話未多時,從吏捧了兩個食盤進來,一個呈給荀貞,一個呈給蔡瑁。
蔡瑁訝然問道:“明公也尚未用飯?”
荀貞笑道:“你剛才到時,我正在吃飯,聽說你來了,我哪里還有功夫再吃?還不急忙迎你?故亦未食。你是不是餓壞了?不瞞你說,我也餓壞了。咱們先吃飯,別的話,吃完飯再說。”
子曰“食不語”,但真的能奉行這條規矩的,就算士大夫,只怕也沒有幾個。
說是別的等會再說,兩人用飯之時,還是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了不少。
荀貞問蔡瑁,說道:“德珪,適聞你說襄陽距許縣雖然不遠,然而南陽不宜過,你這次從襄陽到許縣來,是怎么過的南陽?”
蔡瑁回答說道:“瑁等一行,喬裝做了商賈,乃從南陽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