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父親不過是地方郡守的俊俏公子,之所以能夠成為這里的座上賓,扎堆于一群父輩皆是將相公卿的世家子當中,不言而喻,除了俊美不輸女子的皮囊作為敲門磚,還靠著那張舌燦蓮花的嘴,溜須拍馬的本事,爐火純青。此時只見他故作驚訝,“難道楊大哥沒有聽說這句話?平生任俠不重利,當筵笑殺彈箏伎。說得正是楊大哥你啊!”
此事是“褒獎”前些天,楊順水惱火一位彈箏少女的不識趣,就給當場擰斷了脖頸,可憐女子香消玉碎不說,他隨手將尸體拋在甘露臺外,甚至不許仆役抬走,直到宴席結束,這才被少女所在的青樓取走尸體。
此詩一出,頓時贏得滿堂喝彩,阿諛不斷。
把楊順水給高興得猛拍膝
(本章未完,請翻頁)
蓋,大喝道:“好!”
楊順水痛飲一杯酒,醉眼朦朧,哈哈大笑。
恍惚之間,他好像看到了一位當年讓自己自慚形穢的年輕人,那人笑臉溫和,總是讓所有人都如沐春風。
那人叫黃東升,曾經是最有希望成為南唐君主的男人,朝野贊譽,是世間一等一的讀書種子。
那個人,也是他楊順水的表哥。
楊順水用力甩了甩腦袋,滿臉獰笑,自言自語道:“你是這般謙謙君子,完美無瑕!結果又如何?還不是死了?!再看看我這個不成器的敗家子,卻是神仙也羨慕!知道我為何恨你嗎?你若是與別人一樣,打心底瞧不起我,也就罷了,為何偏偏要……”
楊順水小聲呢喃,嗓音低沉,最終逐漸收起了猙獰笑意,恢復平靜,瞇起眼,嘖嘖說道:“也虧得皇子妃殉情得早,否則,嘿嘿……”
京城權貴門戶,都曉得楊順水有三恨,一恨少年時代羞辱他的司馬如玉,此人是中書令司馬長懿的長孫,更是后來的狀元郎司馬如玉。
二恨曾經打得楊順水喊爹叫娘的傅揚,此人是南唐大將軍傅象的二兒子,戰功彪炳,年少就跟隨父親從軍,雖然被好事者放在了京城公子第二的位置上,但是傅揚幾乎極少入京,別說跟楊順水這幫混世魔頭混不到一起,就是交友遍天下的英國公之子祁常春,家世背景和傅揚在伯仲之間的南唐頂尖俊彥,據說也曾在傅揚那邊碰壁吃癟。上次跟隨父親入京面圣,楊順水被人慫恿鼓吹,鬼迷心竅地去找傅揚麻煩,結果人家根本沒有動用軍中精銳扈從,一只手就打得楊順水半死。
三恨鎏京花魁韋蔚,她竟然寧肯不收一顆銅板,也愿意給一位貧寒士子敬酒,而不理睬愿意一擲千金的楊家大少。
世人皆不知,楊順水從年少時便深深隱藏在心底的,一樁生平最大恨事,是恨那個與人說話時總會帶著溫暖笑意的的男人。
就在此時,一位心腹管事湊到楊順水身邊,卑躬屈膝附耳道:“公子,外邊有個陌生女子,說要見你?”
楊順水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氣笑道:“就這種事情也來煩我,就不怕以后只能喝粥度日?”
這名管事曾經因為一樁小事,被楊順水一巴掌打得在空中旋轉兩圈,才摔落在地上,牙齒掉了好幾顆,躲了小半個月才能見人,他小心翼翼苦著臉說道:“那年輕女子口氣很大……”
楊順水抬手作勢要打,嚇得中年管事趕緊抱頭,倒也不敢躲避,大概是想著用腦袋硬扛一記大耳光,總比被秋后算賬舒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