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要烤多久,可以定時間,也可以定形態,比如我可以在手冊上寫明,烤到肉的表面焦黑,這樣伙計就能很直觀的了解要烤到什么程度。”
其實在后世的工廠里,每個崗位都有標準操作流程,而餐飲連鎖機構,也學了工廠的做法,讓每個崗位的工作都標準化了。
現在老李燒烤正是缺乏這個標準化作業流程,這是一個細致的工作,需要一個對老李燒烤十分熟悉的人才能編制出來。
而這個人,只能是李寺。就算是李三祥,也只是精通帶店的那一部分工作,包括采購、記賬等等流程,他只是略懂,不具備編制具體流程的能力。
王靜鷗自然也是深知這一點,所以才把李三祥換了李寺,她現在更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老李,這個手冊是你提出來的,那就只能是你去編寫咯。”
“哎,我想也只能是我寫了,”李寺嘆了一口氣,無敵是多么的寂寞,整個老李燒烤,沒有一個人有他清楚從前到后的整個過程,“給我一點時間,我好好梳理一遍。”
李寺在后世是沒有做過餐飲的,但是他從事的焰火燃放工作,那可是有著嚴格的操作規程,不然的話是會有生命危險的。
因此,李寺懂得很多質量管理方面的要求和規范,要編寫一本操作手冊也不是很難的事情,何況他的腦袋里裝著各種范本。
“過年前能出來嗎?”王靜鷗撐著下巴看著李寺。
李寺撓撓頭道:“我盡量吧。”
“不能盡量,必須要出來,我可等著它去開疆拓土呢。”
王靜鷗顯然意識到了操作手冊的重要性,不管是加盟還是直營,這本手冊都是十分關鍵的
“行吧,那我今天就開始著手準備。”李寺長吸了一口氣,心里暗暗叫苦,就算他的腦海中有各種范本,要建立起一套標準作業流程,依然是十分巨大的工程。
后世的快餐連鎖巨頭,光是各種表格就有幾十種,包括衛生點檢表、物料清點表、員工考核表等等。
現場的操作指南,按工位就分了前廳、后廚、清潔……
還有晉升規則、培訓手冊、管理指南……光是各種名詞的定義就多達幾百個,一個新人,沒有半個月的時間根本就搞不懂自己要遵守那些規則。
這還是建立在后世的各種教育程度比較發達的情況下,很多內容是不需要解釋的,但是你移植到古代,那就很費事了。
比如燒烤時間,在后世你可以精確到秒,但是你跟古代人說秒,他不知道秒是何物,不,秒在古代其實是有的,但不是后世的概念。
古代計時,大的范圍和后世差不多,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三旬,十日為一旬,一日十二個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
到了時辰,古今就有很大的區別了。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鐘”,黑夜說“更”或“鼓”,所以有“晨鐘暮鼓”之說。
古時城鎮多設鐘鼓樓,晨起(辰時,后世的七點)撞鐘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鐘”;暮起(酉時,后世的十九點)擊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
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于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現時的十五分鐘。
很多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思就是,在午時三刻鐘(11:45,差一刻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讓他做”,以示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