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隊得令不得進城,他們貼著這座又是毫無城墻保護的大村莊,流露著貪婪的神情觀望之,又礙于大王的命令,戰士們活像是一群流口水狼而不敢違逆狼王的號令。
留里克的坐騎踏在已經收割完畢的麥田,他側臉觀之“呵一座空城,民眾逃了個干凈。這里也不像有過火的焦炭痕跡,那里還有一座明顯正在搭建的大修道院”
像是對菲斯克旁敲側擊似的,這位禿頭將軍趕緊結束“我只能說他們的修復能力很驚人。我想,這里已經不算是薩克森人的領地,我們正式進入科隆地界了。”
“一座空城,也許真的有不少他們帶不走的財物。”
“大王還是打算搶掠”
“算了吧。”留里克搖搖頭“終究我們與那個科隆大主教簽訂了合約,是我促成的合約沒必要為了蠅頭小利食言。繼續走吧,我們不在這里扎營,讓那些逃入森林的傻瓜們安心吧。”
“您真的仁慈。”菲斯克聳聳肩沒再多言。
浩浩蕩蕩的羅斯軍很快離開,逐漸沉浸入森林的懷抱。那些逃入林地的民眾又在當地主教的帶領下,在森林避難所了待了一夜,才在第二天派人壯著膽子回去瞧一瞧,這才發現那些突然出現的羅斯軍隊已經消失,奧斯布呂納克似乎非常平安。
近千名民居陸續回來,他們又發現自己來不及帶走的財物仍原封不動的放置著,城里的糧倉的青銅鎖如故,臨時修道院里的金銀器具的位置也沒有變化。
他們百思不得其解于比狼還要貪婪的羅斯匪徒什么都沒帶走,倒是留下了一系列密密麻麻成條帶狀的腳印,它在拋荒的農田密集出現,又繼續延伸到羅馬大道。
羅斯軍隊儼然去了南方
接下來,明斯特市鎮一樣遭遇了羅斯軍的光顧。它仍是一座小型市鎮,一樣被菲斯克于三年前破壞過。
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民眾逃之夭夭,羅斯軍仿佛以不屑一顧的姿態浩浩蕩蕩掠過,直到他們消失了蹤影,逃入森林的人們才發現他們的明斯特小城未遭遇任何破壞。
這已經是最后的沖刺,也是整個漫長行軍的最后階段。
按照留里克的計劃,大軍在抵達科隆后做最后一次休整,之后便是沿著萊茵河前進,屆時可能只要再陸路行進兩到三天就抵達拿騷和科布倫茨了。
過了明斯特小城,下一步該去哪里
自然是杜伊斯堡和杜塞爾多夫這兩座河畔小城,亦是科隆本城的兩座充當貿易關隘的小城。
在這個時代,科隆城在北部有著三個附屬小型城市,杜伊斯堡現稱為tiburck、杜塞爾多夫現稱為didor,以及魯爾河畔埃森。
曾經這里是薩克森貴族的領地,隨著法蘭克征服戰爭的爆發,大量薩克森人權勢家族不是被滅就是北逃。一大批薩克森人并沒有離開,而是與源源不斷涌入的法蘭克人、阿勒曼尼人于科隆融為一體,以至于無分你我了。
曾經柳多夫的威斯特伐利亞伯國的伯爵宅邸就在科隆本城的東北部,他是維杜金德的后裔,礙于他的確控制著維杜金德本人的石棺,任何人都無法質疑他的血統。
維杜金德的石棺已經遷入漢堡重新安葬,柳多夫家族也舉家北遷,隨行的還有另一批本地區的薩克森人家族。
科隆當地失去了一批人員,那些離開者可是遺留下的大量的不動產帶不走的農田。
田畝紛紛賣給了科隆的“主教樞機評議會”這種權力機構,教士們得到這些農田又分給本地的無地之民,再從中收取源源不斷稅賦。
正常的十一稅要收,土地租金更要收,有專門的財務人員充當教士們的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