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加入聯軍的南特軍,與雷格拉夫等人達成共識。
聯軍的確籌集到了總計達到三百萬磅規模的多種谷物,雷格拉夫此番行動,車馬疊加船舶運輸,運了全部糧食的一半。
負責水路運輸的布魯諾與老阿里克,他們沿著埃維納河浩浩蕩蕩漂向下游,期間的確進需要控制船舵就好。
然而船隊進入寬闊的盧瓦爾河后,不可避免的遇到逆水行舟的問
題。
每一條長船身后拖曳連成串的小型駁船。
小船塞滿了物資,大船則在船中脊堆著滿是糧食的麻袋。
七條長船上的人們一方面要奮力劃槳以克服水流,還有揚帆借助風力輔助前進。
自從降雨結束后,大地始終掛著溫潤的南風。盧瓦爾河在圖爾城附近河段,河道微微向西北延伸,如此河道走向有利于船只降下巨大衡帆,以折線形施展逆水行舟。
隊首的長船頻繁走折線,身后的一串駁船被動搖擺。全部的七個船隊自進入盧瓦爾河后不得不頻繁進行神龍擺尾,就仿佛七條水蛇在河道里在扭曲中不斷前進。
較為糟糕的內河航行狀況,逼得船上人員成為
劃船高手,絕大多數人根本就不是諾曼人,也被現實逼成了「黑褐色頭發的諾曼人」。
終于,在陸路部隊出發后第三天的下午,久違的船隊終于抵達圖爾城的北側。
由于河岸處已經留有人員站崗,七支船隊看到那飄揚的麥西亞王旗,就明白此處是臨時靠岸的保底。
船隊才不會在圖爾城的碼頭靠岸,一來大家都不喜歡新伯爵羅貝爾,二來那個碼頭完全沒有實力收留這支船隊。
或者說亟待進軍的奧爾良城,它的城外碼頭早就被破壞了,倘若那碼頭還存在,依舊無法滿足船隊靠岸需求。
維京長船對于靠岸停泊的需求也很簡單,船只只要能挑選一個松軟地沖上去半擱淺就好,接著就是在土地里砸上木樁,將纜繩捆住以固定船只即可。
介于麥西亞聯軍所駐扎之地距離主航道也很近,見船隊浩浩蕩蕩抵達,一眾騎兵帶著更多的麥西亞旗幟風馳電掣般抵達圖爾城東北方面的河畔荒草地。
船隊如同七條蛇,蛇頭已經半擱淺,先行下船的人已經在砸木樁以固定大船,也有人開始牽引纜繩,將隊伍后方的載物駁船拖曳到岸邊。
隨著騎兵的抵達,更強力的戰馬取代人力,短時間內所有船只停泊靠岸。
至此,麥西亞聯軍終于完成它的最終形態。
布魯諾一樣與南特的威伯特以兄弟相稱,拜彼此并肩作戰的過往,布魯諾還未與南特伯爵蘭伯特二世本
人見面,就已經承諾未來的薩克森公國與南特伯國保持友好關系。
形形的貴族、軍官聚集在圖爾城外,他們點燃更多的篝火,如今連河畔抵達也是燈火輝煌。
聯軍干脆舉行起一場宴會,即便是索羅涅楓丹村的那些獵人出身的士兵,也被一視同仁的發了一大碗加了鹽的麥粥。
手握巨量糧食就是可以大快朵頤,雷格拉夫還奢侈到給拉車的毛驢也飼喂麥子。
城外在舉行盛會,陣陣麥香隨風彌漫到圖爾城。